本文專家 | 支育齊(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
長長的睫毛,水汪汪的大眼睛,是時尚美女的標準配置,不化眼妝簡直不能出門的趕腳,所以各種眼妝也隨之大行其道。
佳佳天生貪靚,每次出門前,眼線筆、睫毛膏、眼影等必定輪番上陣,誓要把心靈的窗口粉刷成美貌的櫥窗。
可是,麻煩接踵而來。先是左眼上眼皮腫了起來,可以摸到硬硬的小疙瘩,眼睛裡像進了異物一樣不舒服。佳佳以為是長「針眼」(麥粒腫),聽人說過幾天就會自己好的。但腫塊卻慢慢越來越大,睫毛根部還出現了一些黃白色的小顆粒。櫥窗成了破窗,佳佳趕緊到醫院就診。
堵了,腫了
經過檢查,佳佳得的是霰粒腫,而非麥粒腫,但由於兩者的問題都出在眼瞼(俗稱眼皮),常被混淆。
眼瞼有人體最大的皮脂腺——瞼板腺,上、下眼瞼分別約有50個和25個腺體,開口在瞼緣處。其分泌的脂質是淚液的重要成分,可減少淚液蒸發,保持角膜和結膜的濕潤。
當細菌(多為葡萄球菌)感染了瞼板腺,引起急性炎症,患者就會出現紅、腫、熱、痛的典型症狀,觸碰時,疼痛尤為劇烈,這就是麥粒腫,又稱瞼腺炎。值得注意的是,麥粒腫須及時正規處理,切莫私自擠壓排膿,以免引起炎症擴散。
如果瞼板腺口僅僅是被阻塞(如由於慢性結膜炎或瞼緣炎),導致脂質分泌物排出不暢,刺激腺體周圍組織,引起無菌性炎症,就形成了霰粒腫,或稱瞼板腺囊腫。根據其發展方向,霰粒腫可分為結膜面型和皮膚面型。
可見,與麥粒腫不同,霰粒腫並非由細菌感染引起,一般不痛,即使一些患者開始時會有輕度炎症或觸痛,但不會出現如前者的急性炎症症狀,病情發展也較緩慢。
小的霰粒腫可自行吸收,但大多會逐漸變大,小的如綠豆,大的可以有拇指般大小,觸摸時沒有明顯的壓痛感;翻開眼皮,可看到結膜面有一個隆起的紫色或紅色結節;如果脂質分泌物積聚在腺口,便形成黃白色的小顆粒。當繼發感染了細菌,就會發展為麥粒腫(內瞼腺炎),疼痛也會不請自來。
大人小孩都有可能得霰粒腫,但青少年或中年人更常見,可能與其瞼板腺分泌功能旺盛有關。平時不注意眼部清潔,或像佳佳那樣經常使用眼部化妝品,尤其是卸妝時清潔不徹底,都容易堵了瞼板腺口,使眼瞼腫起來。
兩招應對「堵車」的眼皮
發病初期:熱敷搞定
霰粒腫發病初期,腫塊較小時,可採取熱敷的方法,每天3次,每次20~30分鐘,大約一半患者的腫塊可以自行消退。如果想操作起來更加簡便,可以用塑料瓶裝些溫水或者直接用熱水袋,外麵包上打濕的熱毛巾,再敷在眼瞼上。注意水溫不宜太高,以自己覺得舒適為宜,以免燙傷。
囊腫變大:該出刀時就出刀
如果保守治療無效,囊腫變大,影響美觀和生活,則應儘早通過霰粒腫刮除術清除囊腫內的分泌物,不要因為怕痛而拖延治療。該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簡便易行,大約只需10分鐘,一般術後24小時即可恢復。手術會將分泌物清理乾淨,刮除囊壁壞死組織,以防復發。
霰粒腫一般不影響視力,預後較好,但對於老年人反覆發作的霰粒腫,則須提高警惕,作病理檢查,以排除瞼板腺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