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s格蕾絲
時間久了,我發覺不但看電影是一件有趣的事,甚至連看片名也有趣得很。
有些電影,看片名就能猜出個所以然,比如《肖申克的救贖》、《這個殺手不太冷》。
有些電影,片名具有一定的誤導性。
「鐵達尼號」情侶十年之後合作的《革命之路》,我原以為這一次有情人變革命同志,但沒想到傑克和露絲再續前緣演繹恩愛夫妻的中年危機。
這對夫婦住在「革命之路」這條街的一座房子裡,電影因此得名。
《革命之路》劇照
《老無所依》,我以為是講空巢老人的故事,其實是科恩兄弟執導的西部片。
還有些電影,只看片名的話,你根本猜不到是怎樣一個故事,比如今天格蕾絲給讀者朋友推薦的這部。
《蛋糕師》
劇情分割線
托馬斯是一個從小城鎮來的青年,他是一名蛋糕師,在柏林經營一間甜品店。
某天,一個以色列中年男子走進了托馬斯的小店。
托馬斯向男子推薦了自己拿手的黑森林蛋糕,男子又點了自己喜愛的雙份濃縮咖啡,他坐在窗前吃得津津有味。
結帳的時候,中年男子告訴托馬斯,他想給兒子買一份生日禮物,希望托馬斯能陪他同去,托馬斯一口答應了。
後來,男子跟隨托馬斯回到他的公寓,他們情不自禁地吻在了一起。
這個以色列男子名叫歐倫,他在一家跨國公司工作,每個月到柏林出差一次。
每次出差的時候,歐倫都會利用這幾天時間與托馬斯短暫相聚。
托馬斯是個知足的人,只要和歐倫在一起,他就感覺到很開心。
一次臨時起意的出差,歐倫在逗留兩天後離去。
歐倫離去時落下了鑰匙和妻子愛吃的肉桂餅乾,托馬斯給歐倫電話留言但卻沒有得到回覆。
幾天之中,托馬斯連打了十幾通電話,歐倫始終沒有回覆。
就這樣,在相識相愛一年後,這個叫歐倫的男人突然從托馬斯的生活里消失了。
托馬斯不甘心,他來到了耶路撒冷。
托馬斯找到歐倫工作的公司,他假裝配送員向前台打聽歐倫的消息,得知歐倫六周前死於車禍。
托馬斯留在了耶路撒冷,無論走到哪裡,他似乎都能看到歐倫的身影。
某一天,托馬斯走進了歐倫妻子經營的咖啡店。
歐倫的妻子名叫安娜,安娜形容憔悴、精神恍惚,她也同樣沉浸在失去愛人的痛苦之中無法自拔。
托馬斯點了歐倫喜愛的雙份濃縮咖啡,還有安娜推薦的當地美食。
結帳時,他鼓起勇氣問,你們需要人手嗎?
咖啡店生意冷淡,進店的客人不過寥寥幾個,明知這是多此一問,但忍不住開口。
後來,托馬斯成了咖啡店的常客。
當有一天,安娜唯一的幫手辭職離去時,托馬斯欣然接受了她提出的兼職邀請。
在以色列經營餐飲業,需要得到「猶太清真認證」,而托馬斯是外國人,他不能使用烤箱,只能做洗碗、切菜、清潔之類的雜活。
即使是這樣,托馬斯也甘之如飴,因為這是他唯一可以靠近歐倫的方式。
只是遠遠地看著歐倫的妻兒說笑,托馬斯眼中便忍不住泛起了淚光。
飾演托馬斯的演員不是很帥,身材還微胖,但是他的眼神太動人,深情而又澄澈。
咖啡店生意不景氣,托馬斯開始製作餅乾和蛋糕。
有人買走了一整盒餅乾,安娜只是隨口問了一句,你用了什麼材料,托馬斯便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配方如實相告。
看過這部電影之後,我發覺「愛屋及烏」堪稱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情。
有600萬猶太人在二戰中遇害,托馬斯是德國人,敏感的身份令他在異國他鄉立足更加艱難。
第一次見到托馬斯,歐倫的哥哥莫提對安娜說,你偏挑了一個德國人在廚房工作。
安娜的兒子伊泰過生日,托馬斯精心為他烤制了餅乾,莫提看到托馬斯使用烤箱大動肝火。
夜晚,心情低落的托馬斯在街頭徘徊,此時安娜打來電話,一句「餅乾非常好吃」便令托馬斯臉上立刻浮現笑容。
安息日的時候,安娜邀請託馬斯到家中吃飯,安息日是對猶太人來說很重要的節日,而這意味著安娜已經把托馬斯當做家人看待。
108分鐘的電影,大部分的故事發生在耶路撒冷這間小小的咖啡店裡。
同一屋檐下的朝夕相處,托馬斯和安娜相愛了。
肉體的歡愉過後,是內心深深的痛苦。
托馬斯為安娜帶來了幾十人甚至上百人的訂單,但像他這樣一個技藝高超的蛋糕師,甘心情願在異國他鄉一間不起眼的咖啡店裡棲身,怎能不令人生疑?
安娜憶起托馬斯製作的餅乾和丈夫從柏林帶回來的味道很像,她上網查詢到了托馬斯的甜品店。
安娜試探地問,你在德國有伴嗎?
托馬斯回答「沒有」,她便不再追問。
一個真心付出,另一個包容似海,這段錯位的感情,溫暖又感人。
片中有大量美食出鏡,出鏡率最高的當屬黑森林蛋糕,這款經典德國美食象徵著男女主角甜中帶苦的愛情。
因為愛著同一個男人,小三與原配相愛,「錯愛」始於隱瞞真相,止於揭曉真相。
終於有一天,安娜鼓起勇氣聽了丈夫手機里的13通留言,托馬斯那熟悉的聲音傳來,由溫柔變得焦躁,再由焦躁變得絕望,安娜也絕望了。
莫提給托馬斯送來了機票和路費,托馬斯請求再見安娜一面,莫提狠狠地甩了他兩個耳光。
看到這裡恍然大悟,這個男人對托馬斯始終排斥,不僅僅因為托馬斯是德國人,而是他從最初便看穿了那些說不出口的真相。
小小的公寓里,托馬斯哭得像個孩子,因為他明白,這一走便是永別。
越想放下,越難忘記。
幾個月後,安娜來到了柏林,她找到了那間在網上搜索瀏覽過無數次的甜品店。
安娜沒有走進去,她只是遠遠地看著托馬斯打烊,然後騎著單車離去。
有些事,有些人,淡淡的就好。
這部電影令我想起王菲的歌曲《流年》——
有生之年狹路相逢,終不能倖免;
手心忽然長出糾纏的曲線;
懂事之前情動以後,長不過一天;
那一年,讓一生改變。
柏林的一年,改寫了三個人的命運;耶路撒冷的數月,讓兩個人餘生牽掛。
你不得不相信,有太多事情是命中注定,有緣之人總會相逢,孽緣如是。
(圖片來自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