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映的抗日題材電影《那些女人》上映了,在抖音上火了,衝著馬伊琍、姚晨、佟大為、殷桃、胡可、白冰等上百位明星也能讓人想看,集齊豪華明星陣容的主旋律影片,讓我們想到了《建國大業》、《建軍偉業》,但《那些女人》目前豆瓣分只有5.5,對於這樣的陣容和題材,確實不及格,而唯一的亮點就是扮演妓女角色惠姑娘的殷桃。
在抗日神劇邊緣瘋狂試探
《那些女人》講述的1938年日軍占領南通後發生的故事,影片較為特別是採用女性視角講述幾位普通市民女性與日軍鬥爭的故事。女性視角算是另闢蹊徑的嘗試,在抗戰題材中此類視角是不多見的,但也非唯一,比如張藝謀《金陵十三釵》同樣也是女性視角,但《那人女人》遠不如其宏偉震撼,甚至有些許兒戲。比如,普通婦女、女學生真的能夠殺死強大兇狠的日軍士兵?這也是被大家差點吐槽為「抗日神劇」最大原因。女性視角天生在這類題材里有劣勢。
多明星的無焦點
明星大咖是一部電影質量的保障,特別是演技和影響力上,特別是單個明星對角色的塑造會更立體形象。但是過多的明星,會有常見的毛病,就是焦點不夠突出,看誰都像主角,但誰又都不是主角,全程都在找明星臉,注意力沒法持續進入劇情,比如姚晨的掌柜角色就讓人無法從《挺好的》出戲,馬伊琍的巧舌如簧也跟自身氣質形象不符、佟大為作為一個革命志士總脫離不了都市偶像劇風。
這些根本的原因就是戲份有限,沒有給與每個演員塑造角色足夠的時間和情節,根本無法褪去自身的明星標籤,角色沒立起來,沒法讓觀眾入戲,整部片子就註定了失敗。所以,這部片子可能選三四個明星,其他用老戲骨來搭,實際效果會更好。
倉促而不精緻
《那人女人》給大眾觀影的最大感覺是顆粒感太強,影片的畫面、配樂、細節不夠細膩,這一部以抗戰為題材的電影,沒有戰爭炮火連天、熱血男兒的場面,依靠女性來撐起劇情,卻看不到精緻的細節讓人震撼,比如佟大為和陳龍互換角色會不會好一點,芹兒的美貌被日軍官垂涎但顏值甚至不及中性化的周冬雨,演員和角色匹配不夠精確。還有莫名其妙的配樂反倒沒渲染加分,時常令觀眾出戲。某些畫面不及格,質感甚至不如現在一些電視劇,色調甚至都不一致。 片子給人的感覺就是不夠花時間、花精力,只是草草搭台湊了明星就想上線圈錢。
唯一的亮點
整部電影人物形象較為飽滿完整僅剩殷桃扮演的惠兒姑娘,作為一個貧困人家的女孩,被迫淪為妓女,因為得了髒病被街坊鄰居嫌棄,但是即便如此,劇中兩次用自己的身體獻給日軍來解救街坊。
甚至不計前嫌拿錢資助被日軍迫害的街坊下葬「這是我娘拿給我的,乾淨的」這句台詞算是把整個人物角色立起來。這是跟《金陵十三釵》里玉墨一樣的角色,雖為社會所偏見的職業,但是仍有家國情懷和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