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的暑假作業,才是中年老母的江湖

作者:CUP       2019-09-09 23:02:56


"

作者 | 金吉兒

終於開(解)—學(脫)—了。

此刻,讓中年老母從慈祥婦人瞬間黑化成梅超風,簡直不要太容易。一本遲遲寫不完的暑假作業就夠了。

前幾天聚會,一個朋友說她最近煩得晚上都失眠,因為她家活寶的暑假作業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

另一個媽媽仿佛遇到了知音,吐槽道,為了確保她娃能及時完成暑假作業,吼得她扁桃體都腫了。

說完還忍不住問:「這樣的孩子,我能扔了嗎?」

最誇張的是,一個媽媽家裡,老人集體外出嗨皮放暑假,只剩她自己在家留守帶倆娃。

暑期即將結束之際有事去找她,當時她正一邊收拾廢墟般的家,一邊催逼倆娃寫作業。沒有化妝穿著家居服的樣子我差點沒認出她來。

帶娃前她是優雅的娜塔莎,帶娃後她是生猛翠花。

所有這些血雨腥風的場面,讓我忍不住想起了二十多年前自己趕暑假作業的血淚故事。

當時,只用了一個晚上我就把暑假作業填滿了。第二天同桌借去抄。抄完交還給我的時候來了一句:「我媽說了,你這作業都是瞎寫的。」

好巧不巧,這話讓老師聽到了,並鄭重告訴了我慈祥的老母親,當天回家我就挨了一頓胖揍。

這麼多年過去了,暑假作業的魔力仍然沒減。它邪魅地勾勾手指,就能引發老母親和娃娃們之間的一場硝煙。沒錯了,每個夏天,這方寸江湖,都是中年老母的必爭之地。

最初那個母慈子孝的美好場面,究竟是何時消失的?暑假作業大約就是那個終結者,是前愛後怨的分界線。

有暑假作業之前,娃娃們每個夏天,過得基本都是神仙日子。昨天長高了兩厘米,今天又重了一兩斤,或者嘴裡多蹦出一個英文單詞,新會唱了一首兒歌,都能讓老母親雀躍不已。

怎麼看怎麼覺得自家娃骨骼清奇,極可能是百年不遇的天造之才。

等有了暑假作業後,娃娃們頭頂上的光環開始飛速褪去。

特別是:

當娃暑假作業一寫拖一天,你好說歹說娃仍然在抱怨的時候——

當你檢查作業發現低級錯誤的時候——

當你批評兩句,娃他鬧著要離家出走的時候——

中年老母望著孩子越來越桀驁不馴的背影,原有的夢想跟期待全碎成了玻璃渣子,忍不住就開打、開罵、開吼。

只是,要都生氣的話,氣得過來嗎?不行不行。一直生氣老得快,再說化妝品也不便宜的。

所謂英雄母親,就是在認清了自家娃渣渣的真相後,仍然能一邊打罵吼,一邊卻又忍住沒把他扔掉。

當然,常年走江湖的中年老母並不只有打罵吼這一個路數。

朋友A的套路是,曲線救國,誘敵深入。

她沒事就在家裡搗鼓個美食呀、手工呀,等她女兒湊過來,看得艷羨、想要參與時,就提醒女兒說:

「你想要做點心是嗎?那快去把今天的作業寫完吧。」

「你想要做這個娃娃是嗎?那快去把今天的作業寫完吧。」

……

溫柔無害的笑容背後,是暗戳戳的小心思。效果有一點不明顯,缺點倒是很顯著。

那孩子後來只要媽媽提暑假作業,眉頭就皺起來,整個人就泄了氣。

也難怪。

就像一對小夫妻正你儂我儂時,一個突然對另一個說:

「你刷牙了嗎?」「網費交了嗎」「房貸還了嗎」……再高的興致也沒了。

朋友B的套路是,瀟灑放手。

整個暑假她就帶著娃到各個景點打卡,朋友圈裡一派祖國江山一片大好之勢,對於暑假作業,她隻字未提。

到如今,她娃的暑假作業仍然是白茫茫一片真乾淨,但B始終穩如磐石。

她說,反正瓜子我早買好了。就等著他最後兩天瘋狂補作業的時候,我一邊嗑瓜子,一邊看他留下痛悔的淚水。急啥啊,老師也不罰咱。

這樣倒是母子倆其樂融融,但這個方法不具有借鑑性。

因為第一,完全不焦慮、放手不管孩子這種事不是誰都能做到的。第二,她家真的有礦。

朋友C是學心理學的,她的套路看起來更實用一些:

看到娃寫起暑假作業來磨磨蹭蹭,不該錯的題都做錯時,忍。

看到娃開始動筆寫作業,趕緊猛夸兩句:

「你今天很主動寫作業啊。」

「這排字寫得真漂亮啊。」

「你最近進步很明顯啊。」

「你真是個努力的孩子啊」

……

你還別說,這套路簡單卻是真管用。

孩子如果當天的確努力了,經過媽媽這一夸,就更積極了。

孩子如果當天偷懶了,敷衍了,經過媽媽這一夸,心裡難免內疚。內疚讓他下回表現得好一些,從而配得上媽媽的肯定。

老母親誰還沒點手腕。

人在江湖飄,每天都得學兩招。

不過,江湖兒女難免也有翻車的時候。

南京江寧媽媽的傳奇故事:

她在家裡輔導兒子作業。有一個題目,兒子計算結果是49。媽媽左看右看都認定兒子不對。兒子不服,跟媽媽起了爭執。面對媽媽的強硬,兒子崩潰了,一怒之下撥了110求助。

警察叔叔到場後,耐心勸解母子倆,並計算了小男孩所做的題目。

結果發現,孩子的答案是對的。媽媽的才不對。

好了,這下全國人民都知道這個媽媽連小學數學題都算不對了。

那個明明做對了題目卻被誤會的孩子,不崩潰才怪啊。

這屆父母都這麼難帶嗎?

自己開打、開罵、開吼前,先看看自己的實力夠不夠好嗎?

事實證明,娃越大,中年老母們翻車的幾率越大。

我一個學渣姐姐在她娃小時候,還敢給娃的暑期作業糾錯。現在坐邊上有看不懂的地方,連問都不好意思問了。這樣倒也一副歲月靜好的和諧畫面,也算是熬出頭了。

還是網上流行的那個段子道盡了真相:

80%的雞娃群體,都是在3年級之前4年級後就基本消失,不太發言。

5-6年級基本鴉雀無聲。

7年級?在研究做飯。

啥,你也想做飯?

急啥急。你先熬完了幼兒園的各種高難度手工作品,無數的手抄報、未來若干年的暑期作業後,且再說吧。

至於那些還在熬著的江湖兒女,救星也近在眼前了。

是的,是的,終於要開學了!

此刻,我身邊無數中年老母陷入了對即將到來的日子的狂想。

有媽媽在微信群里難掩內心的喜悅:「經過死去活來的催逼,我家娃的暑假作業終於寫完了,我終於不用再把桌子拍得咚咚咚響了。」

有媽媽抹了一把老淚感慨:「終於在暑期最後關頭,把娃的手抄報畫出來了,小時候咋沒發現自己這麼多才多藝呢?」

有媽媽心心念念想著,終於能夠告別每日邋裡邋遢、手忙腳亂的日子,可以穿回自己的美衣美鞋,十指不沾陽春水地重生了。

有媽媽的孩子提早開學所以自己也提前解放了,於是一邊溫情脈脈地跟娃說再見,一邊轉身樂成了一條二哈。

唯獨我,冷眼旁觀一切。

還是太年輕!

遇到頭疼的事,就想著趕緊解決,以為馬上就會進入到沒麻煩的生活狀態里。

等到娃真正開學你才會發現,暑假作業結束了其他作業就沒了嗎?你難道忘記了每個晚上輔導家庭作業、雞飛狗跳的著名場景了嗎?

活著嘛,註定就是麻煩不斷。

這個麻煩剛解決,那個麻煩又來了。

麻煩,才是生活的常態。

這樣想著,倒也少了些許慌亂,多了幾分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勇敢。

還有啥中年老母邁不過去的坎、趟不過去的坑?

好了,不說了,我該做飯去了,祝你們好運!

- End -

作者:金吉兒,資深早教從業者,自由撰稿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兩個孩子的媽媽。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男人放不下忘不掉一個女人,就會有這4種表現,是裝不出來的


開學季,家長不要錯過的秘籍:這樣的孩子,大多數老師都喜歡


「天賦遞減原則」讓很多父母焦慮,搶跑可以,但切勿揠苗助長


孩子嫉妒心太重成「檸檬精」?想化解孩子「酸」性,家長得這樣做


全職媽媽的困局,不上班沒錢,上班沒人帶孩子,出路到底在哪裡


10個孩子7個爛牙,被瘋傳的乳牙無用論,坑害了多少孩子


兩個人在一起,有這種感覺才叫愛


如何培養一個心理陽光的孩子?兒童教育專家給了9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