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沒有長牙只能吃糊狀食物?輔食謠言這幾個坑,你掉進去過嗎?

作者:CUP       2019-09-09 23:02:55


"

當媽之後,才發現生活中處處是「陷阱」,跟娃掛鉤的事情,你總能聽到好多不同的觀點。尤其是在吃這一塊,幾個月給孩子吃什麼食物都很有講究,有的人之前還勸我用米湯泡奶粉,營養價值更高!身處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更要學會分辨信息的真假。

01輔食的幾大謠言

•米湯米油營養價值高

很多老一輩的人就熱愛煲各種湯水,他們認為煲得越久營養價值就越高。小A就跟我吐槽過說婆婆每天都要煲米湯,孕期和坐月子的時候就一直強迫我喝,現在孩子出生了,又開始煲米湯給孩子了,說這樣吃孩子長得快,骨骼發育好。

實際上,大米做成米湯幾乎是沒有什麼營養的,從營養學角度來看,米湯里只有少量溶解的植物蛋白和礦物質,少量澱粉,沒什麼營養。

用米湯沖泡奶粉更是為家中孩子腸胃的負擔,丁媽就見過孩子喝了米湯泡的奶粉然後開始便秘的。所以勸各位寶媽們不要嘗試這樣的沖泡方式。

•蜂蜜可以通腸道

蜂蜜是肉毒桿菌的芽孢重災區!市場上約10%-15%的蜂蜜都含有肉毒桿菌芽孢。

這代表著在孩子腸胃發育不夠成熟時,你給孩子喂蜂蜜吃,很有可能造成肉毒素毒素中毒。很多權威專家也都說在孩子未滿1周歲前是禁止食用蜂蜜的。

我知道很多減肥的寶媽們可能看網上說喝蜂蜜水可以潤腸通腸道,促進消化,但這僅適用於腸胃發育成熟的群體。

如果你是擔心孩子會便秘,那麼可以適當在飲食上進行調整,比如增加粗糧穀物攝入的比例,其次是用西梅汁來替代蜂蜜水。

•寶寶沒有長牙只能吃糊狀食物

小月齡的寶寶牙齒還沒發育完全,吞咽功能能比較弱,所以部分寶媽擔心寶寶吃起來不方便,於是就會準備過多的糊狀食物,有的則將食物咀嚼後再喂給寶寶,這樣既不衛生,又使寶寶失去了通過咀嚼享受食物色、香、味的美好感覺,無法提高其食慾。

寶寶8個月以後,頜骨與牙齦已發育到一定程度,就算沒有長牙,寶寶也樂於用牙床咀嚼,可以吃一些軟軟的固體食物。

寶寶乳牙萌出後咀嚼能力進一步增加,此時適當地增加食物的硬度,讓其多咀嚼,可以促進牙齒萌出,使牙列整齊、牙齒堅固,有利於牙齒和頜骨的正常發育。

02送給新手媽媽們的輔食技巧

1.第一餐選穀物,最好是含鐵的米粉

輔食的添加基本都在4-6個月左右,此時孩子體內的鐵元素也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需要進行外部的補充。

孩子的輔食第一餐有明確規定是穀物類的,含鐵的米粉就是不錯的選擇,既能均衡營養又能滿足穀物的條件。

2.別嘗試自製米粉

「diy」「自製」這樣的字眼總能吸引到不少寶媽們,她們覺得自己動手做的食物相比較市面上廠家生產的要更健康,沒有其他的添加成分。但她們也忽略了食物製作過程中消毒的問題。不可否認很多商家會有額外的添加成分,但他們工業上的消毒水平還是比自家廚房要高的。

與其自製,不如考慮選擇一些無額外添加劑、品質較好的輔食品牌。

3.循序漸進,結合自身實際

輔食的添加不能太操之過急,一般來說我們要一種一種食物的添加,並且每一種食物添加之後要觀察3--5天,再進行下一輪的添加。

妞妞的媽媽之前就很心急,想讓孩子吃的種類更豐富一些,於是乎就每天給孩子添加新的輔食,結果導致孩子出現了過敏和腹瀉。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考慮到輔食的性狀,剛開始孩子吞咽能力比較差,由稠到稀,從湯水類到泥糊狀,避免引發窒息。

4.寶寶吃進的食物大便時又原樣排出,是消化不良嗎?

實際上,寶寶已經吸收了一些營養,只是把剩餘部分排出來,所以不一定是消化不良;還有可能因為寶寶囫圇吞下食物的原因,所以應該給寶寶吃適合他口腔發育程度的軟硬、大小適中的食物。

丁媽結語:

育兒路上總是坑坑窪窪的,學會借鑑前人的經驗,巧妙的躲過這些坑也是智慧媽媽的表現。食物的攝入影響著孩子的身體發育和健康,嚴格把控食物安全也是父母責任的一種。

"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開學季,家長不要錯過的秘籍:這樣的孩子,大多數老師都喜歡


「天賦遞減原則」讓很多父母焦慮,搶跑可以,但切勿揠苗助長


孩子嫉妒心太重成「檸檬精」?想化解孩子「酸」性,家長得這樣做


全職媽媽的困局,不上班沒錢,上班沒人帶孩子,出路到底在哪裡


10個孩子7個爛牙,被瘋傳的乳牙無用論,坑害了多少孩子


兩個人在一起,有這種感覺才叫愛


如何培養一個心理陽光的孩子?兒童教育專家給了9個建議


男友為了2千提分手,女生懷疑是「被劈腿」!沒想到男方公布兩人對話後....女生「臉腫得像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