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和父母對著干,自我思維太嚴重,原因是執拗敏感期到來

作者:CUP       2019-09-09 23:00:17


"

家長會發現孩子到了2歲的時候,就會非常的不聽話,總之事事都會跟父母對著干,有時候還是故意的。

其實與其說孩子這個時候不聽話,倔強還不如說孩子比較執拗,一般這種情況大多數孩子在兩歲的時候就會出現。

孩子太過執拗,家長束手無策

每個家長都經歷過孩子的執拗期,這個時期的孩子自我意識特彆強大,不聽家長的任何言語,只要是自己認定的事情,誰都改變不了,也讓家長覺得非常的苦惱,不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

小兔今年已經兩歲了,最近媽媽發現小兔有一些變化,和以前不太一樣,平時非常乖巧的小兔,最近自我意識特別的強大,只要是小兔認定的事情,就必須去做。

小兔想要吃什麼,必須吃,否則就是一哭二鬧三上吊。媽媽心疼小兔,每次都會妥協。有一次,媽媽帶著小兔坐電梯,正準備下樓,平時都是小兔按天梯。

這天,電梯里有其他人按了電梯,小兔就不樂意了,無論媽媽怎麼勸說,小兔在電梯里大哭大鬧,來回打滾。

這時候旁邊的人看到這種情況,趕緊緩和一下氣氛,讓孩子按了一下,這才停止了一場哭鬧,其實結果都是電梯下去,但是孩子就需要按一下那個按鈕,心裡才舒服。

媽媽不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覺得孩子太執拗了,管不了。後來有一次吃西瓜也是,因為孩子吃太多西瓜,容易拉肚子。

於是在孩子吃完不少西瓜之後,媽媽就停止了給孩子拿西瓜,但是孩子不依不饒,最後竟然拿出了一把刀,媽媽看到這個情況嚇死了,趕緊把孩子手上的刀拿了下來,換成了西瓜。

其實像小兔這種情況的孩子有很多,每個家長的處理情況不同,最終的結果也會不同,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孩子的執拗敏感期到了,家長應該先做了解之後,再進行正確的對待。

什麼是「執拗敏感期」

執拗敏感期一般就是從兩歲之後開始的,這個時期的孩子自我意識不斷的擴大,也開始區分自己和他人的差別。

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不願意聽從父母的建議和各種命令,在家長看來非常的固執,心理學家將其稱之為執拗敏感期。

這個敏感期一般的高發期間在三至四歲,這個時間段的孩子會強烈的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情,而且說一不二,很難變通。

執拗敏感期的特徵

小寶寶在生長的過程中分為很多的階段,其中第一個階段就是執拗,其特點也非常的突出,這個階段的家長對孩子特別的頭疼。

1、 不聽話

執拗敏感期最為典型的一個表現就是孩子不夠聽話,在兩至四歲的時候,寶寶會有自身的意識。

這個時候家長說什麼,孩子就是不聽,而且還會跟家長反著來,如果自己做的事情,家長沒有依從,孩子就會不依不饒,甚至會大發脾氣,比家長想像的更有毅力。

2、 注重過程不在乎結果

這個時期的寶寶,對於任何事情的結果並不在乎,因為他們的行為認知能力並不是很強,更加注重體驗的過程。

至於結果是怎麼樣的,小寶寶們根本就不會重視,有些或許還存在危險性的行為,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的制止。

3、 執拗

其實,這個時期的寶寶,家長可以明顯的發現孩子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意識,在某方面也非常的執拗。

如果強行的讓孩子穿一件孩子自己不喜歡的衣服,孩子就不願意出門,孩子也存在著自身的審美和自己的小心思,要自己選擇食物或者衣服。行為上表現的非常的執拗。

父母應該如何應對孩子出現的「執拗敏感期」

孩子的這些倔強不聽話的表現,其實就是生長敏感期的表現方式,孩子並不是想要跟父母作對。

了解孩子執拗敏感期的父母就知道,這是孩子的一種本能的排斥,是孩子自我意識在發展的一種體現。

如果不了解孩子的這種行為,片面的認為孩子就是不懂事,不聽話,從而採取了錯誤的教育方式,反而會給孩子造成傷害。

因此,家長必須走出教育的誤區,針對執拗敏感期的孩子進行密切的關注,了解其自身的特徵,正確的去應對孩子的這個時期,幫助孩子獲得真正的成長。

1、了解孩子究竟為什麼發泄情緒

當孩子出現執拗的行為時,家長就需要了解孩子究竟為了什麼而發泄情緒。

比如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想自己動手吃飯,但是家長怕孩子把身上弄髒,所以就不願意孩子動手。

這個時候孩子就比較執拗,家長就要明白,孩子生氣並不是因為吃不到飯,而是自己想要動手吃飯,了解了孩子為什麼發泄情緒,家長再做下一步的處理。

2、轉移孩子注意力

如果孩子和父母發生爭執的事情是一件比較中立的事情,可以讓孩子自己去解決。這時候,家長可以放手讓孩子去做。

比如吃飯的事情,孩子早晚要學會獨立吃飯,孩子既然有這方面的想法,家長就可以成全孩子,讓孩子自己學會鍛鍊,不能為了怕髒不讓孩子吃飯。

但是如果是比較危險的事情,比如孩子總想自己試著去插電,碰熱水,這些一定是不允許的,家長對孩子勸說無效之後,家長可以選擇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一些孩子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上,或者通過讀繪畫本來慢慢引導孩子,這樣比直接和孩子講道理,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3、 寵愛有度

家長對於孩子的寵愛一定要有度,有些家長總是在孩子想要做的事情面前不斷的屈服,孩子開始哭鬧,家長就心軟。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察覺到父母的軟肋,只要是孩子想要的,孩子就會通過這種方式去獲得。以後父母會更難教育孩子。

因此,在生活中無論如何,家長都必須有原則,可以讓孩子做的事情,就讓孩子去做。但是堅決不允許孩子做的事情,堅決不同意。要做到寵愛有度,賞罰分明。

家長可以去理解孩子的情緒,但必須要有明確的是非觀,不能毫無理由的讓步,態度必須要堅決,但是方式也要溫和,不能傷害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感情。

家長在應對孩子執拗期時,要注意方式方法

孩子到了執拗的敏感期,家長就應該用愛用耐心去包容孩子,但是也應該要讓孩子明白是非,不該讓步的堅決不讓步。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勿用錯了方法給孩子造成巨大的的內心傷害。

1、冷靜情緒

當家長和孩子之間出現矛盾時,孩子情緒暴躁,家長也會被孩子調動自身的情緒,尤其是孩子在公眾場合哭鬧的時候,家長束手無策,就容易出現不冷靜的行為。

在公眾場合對孩子大吼大叫,對孩子不理睬,其實這些行為都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內心傷害,因此即使孩子出現情緒不穩定的情況,家長也需要學會做一個溫和的父母。

2、不用暴力對待孩子

有些家長的性子比較暴躁,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就開始通過打罵的方式,讓孩子妥協。其實孩子年齡比較小,用暴力的方式無非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還會讓孩子學習到這種方式,不利於孩子正常的人格發展。

孩子的成長本來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成長遇到了執拗敏感期,家長應該充分的去體諒孩子,了解孩子。

孩子在這個成長階段,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也是正常的,當彼此發生問題時,家長可以嘗試深呼吸,平復自身的情緒,包容孩子成長中的不完美,幫助孩子不斷地控制自身的情緒,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孩子幾歲應和大人分開睡?有哪些需要注意?家長來關注下吧


第一次生娃和第二次生娃的區別?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句句實話


孩子10歲前,一定要教會他閱讀的本領


幼兒園第一天上學,孩子回家後怒摔書包,一臉氣憤的表情太逗了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珍惜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每次轉變


芋頭和香蕉一起吃,會引起積食?闢謠:兩種食物吃對了能促進消化


秋天吃蘿蔔補水通氣,可你知道蘿蔔苗也能吃嗎?維C含量比蘿蔔高


有什麼是你長大後才懂得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