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高血壓後,很多人會選擇吃藥。相比其他的控制手段,這種方式見效更快,也更加便捷。只是吃完後,有些人會發現血壓降得過猛了,低於100/57,心裡也會覺得不踏實。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不妨來了解一下。
血壓降得過快是怎麼回事呢?
一開始血壓就不高。在測量時,難免會遇到白大衣高血壓的問題。簡答來說,就是在診室測量時血壓會很高,自己在家測量血壓反而是相對穩定,這和人們的緊張情緒有關。除此之外,激烈運動以及情緒異常等也會使得血壓測量時存有誤差。如果本身血壓就不高,吃藥後,降得也就會更快。要想避免這樣的情況,最好自己在家做好血壓監測,可以有效減少測量血壓時產生的誤差。
有了高血壓但沒到吃藥的地步。高血壓也是分等級的,收縮壓在140到149,舒張壓在90到99之間,屬於低級高血壓。低級高血壓其實可以採用生活習慣干預等方式來調節。每天的少抽點菸,少喝點酒,對食鹽進行有效控制,再稍微做點運動,血壓是可以得到控制的。若是選擇吃藥,也是會讓血壓降得非常快,低於100/57,也不是沒有可能的。除非是身體已經有了諸多不正常的情況,才需要以這種方式來干預。
吃的劑量太多或者種類不合適。藥也不能亂吃,要根據自己的血壓狀況,選擇合適的種類以及劑量。有些人在這方面不太注意,一不留神就吃多了,或者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血壓下降的速度也會更快。也不排除有人覺得單一的種類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就幾種一起吃,這同樣也會讓身體不適應,從而使得血壓降得過低了。
血壓降到了100/57,到底好不好?
如果一個人長期被高血壓困擾,其身體其實已經適應了較高血壓的狀態。突然間把血壓降得過低,自然是會帶來一些不良反應的。根據身體情況的不同,其出現反應也不盡相同,可能是頭暈心慌,也可能是全身無力等。所以說,血壓下降得過快未必是一件好事情。
我們都知道正常的血壓水平,是收縮壓穩定在90到140之間,舒張壓控制在60到90。當血壓低於100/57時,舒張壓顯然已經低於正常水平了,此時應該停止服用。長期保持這樣的狀態,可能會影響到血液的流動速度,存在健康風險。
血壓應該控制在什麼範圍內才合適?
降壓不可操之過急,穩定在140/90以下就可以了。如果身體素質還比較好,倒是可以控制在130/80以下。但不是越低越好,也是有個限度的。收縮壓的水平儘量要維持在120以上,而舒張壓也不能太低了。若是低於這個數值了,暗示調節的過猛了,應該儘早糾正。
儘管高血壓帶來的影響會很多,每個人一旦查出來高血壓,都想著要將它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但是降壓也要適度,短時間內降得過猛,身體來不及調整適應,反而會引發其他的問題,未必是一件好事。在降壓的道路上,不管是否吃藥,都應該要從生活以及飲食習慣方面入手,協同作用,才能將逐漸維持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