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豬,不僅價格讓別國豬羨慕,豬的價值也能發揮到極致。各種吃法層出不窮。北京的滷煮炒肝、廣東的豬肚包雞、四川的冒腦花,豬蹄有各種吃法,豬耳朵是最好的下酒菜,豬肝能爆炒……據說廣西百色人喜歡吃烤豬眼睛——喜歡豬眼睛在嘴裡爆漿的感覺等等吃法。
2018年,全球一共生產豬肉1.13億噸,中國人吃掉了其中的5595萬噸。換句話說,中國以不到1/5的人口,消耗了全球近一半的豬肉。
但豬肉依然不是日本人肉食的主體。
2018年,日本人均消費的豬肉總量約為43.88斤(21.94kg),每月人均不到3.66斤——比中國人均消費量的一半高出一丟丟。
我們再看看韓國人民。2018年韓國人均豬肉消費量就約為77.5斤(38.749kg),人均每月約為6.46斤。雖然不及我國人民那麼迷戀豬肉,但是韓國人對豬肉的喜愛遠超日本。
日本超市中,一般豬肉的價格合成人民幣在40元一斤左右。聽起來比中國還貴,但考慮一下收入,這個價格還可以,而且豬肉價格相對穩定,這麼多年,變化不大。
目前中國豬肉價格飆升的主要原因,是為了環保,關閉了很多養豬場。
那麼問題來了,日本人最重視環保問題,他們的養豬場為什麼還存在呢?
是的,你別看日本人吃豬沒那麼狂熱,但他們的養豬場絕對高級。豬在裡面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日本養豬實行的是工廠化管理。飼料廠會將調配好的上等飼料定期提供給豬們。
飼料分不同種類,種豬和肉豬的飼料是不同的。喂豬純粹是機械化,無需人工參與。
養豬場環境優美,乾淨整潔。因為日本地震頻繁,所以養豬場的搭建都用了輕盈的木質材料,被砸一下,豬也不會香消玉殞。
日本豬場內通常會配備功能完善的清糞設備以及沖洗設備。通過這些設備的徹底沖洗,豬場內的糞便、尿液會被統一送進蓄糞池。
然後蓄糞池內的液體會被抽離出來進行專門的凈化處理,再進行排放。而糞便則會被送進肥料廠進行風乾處理,製作成有機肥料。
廢物利用,還能環保。
為了防止豬場內病菌、病毒滋生導致豬群患病,日本豬場內還會設置完善的消毒系統。
這個系統會以噴霧的形式,定期對豬場的每一個角落噴灑稀釋好的消毒液。消毒液通常為綠色無公害製劑,在殺滅細菌的同時,不會對豬的身體造成傷害。
甚至有的養豬場還會給豬們喝茶,據說有利於身體健康。
厲不厲害?一個並不是有著巨大市場的行業,依然讓日本人做到了極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