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香港明星配音的幕後演員有很多,其中最為出名的應該就是石班瑜。他為周星馳所配的聲音誇張而符合人物,辨識度非常高,可以說如果沒有他特有的配音,華語地區很多觀眾就不會對周星馳產生那麼多的熱愛,那時候人們對周星馳的表演不能說完全無感,但至少會失色很多。
儘管石班瑜在給星爺配音之外也給很多其他演員配音,而且並非所有的周星馳電影他都參與過配音,但自從1990年第一次在《賭俠》中給星爺配音之後,他本來不太受主流電影圈歡迎的聲音一下子找到了契機,極其符合周星馳的表演特點,因此其後星爺參演的20多部電影,全部都由他來配音,一直到《長江七號》。相信如果今後星爺再參演電影,石班瑜還是不二人選。
我們內地人聽周星馳本來的聲音極少,這些年主要是通過一些採訪,偶爾看一下他在影片中的原聲,甚至感覺不如石班瑜的配音精彩,這大概就是一種習慣。星爺的電影市場最早是在香港,九十年代後逐漸向內地和台灣地區推廣,由於粵語的特殊性,需要找國語演員來配音。石班瑜比較尖利的聲音正好與周星馳很多片中人物相符,因此從一開始合作就相得益彰。
一個演員的表演,最主要當然是形體動作,但如果聲音不好,再好的戲也出不來。比如六小齡童,他扮演的孫悟空大受歡迎,很大程度上源於李揚的配音,大家可以聽聽六小同志平時說話沙啞的聲音,那真是有些耳不忍聞。
可以說,石班瑜誇張的聲音放大了周星馳表演的喜劇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周星馳和他共同塑造了至尊寶、尹天仇、阿星、凌凌漆、零零發、包龍星、唐伯虎、周星星。
而聲音這種元素也是先入為主,聽慣了石班瑜傳導出的周星馳的聲音,再聽周星馳的原版粵語發音,反而感覺陌生,而且沒有那麼多喜感了。今年初我就看了一遍《喜劇之王》粵語版,體驗不如此前看過的國語配音版。
感謝周星馳,也感謝石班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