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這幾天最期待的電影,不是古天樂、張家輝的《使徒行者2》,更不是鹿晗、舒淇主演的《上海堡壘》,而是剛剛拿下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的《寄生蟲》。
電影導演是拍過《殺人回憶》等國寶級影片的奉俊昊,由青龍影帝宋康昊主演,但是這卡司陣容就讓不少影迷期待。
以下是我個人觀看《寄生蟲》後的一點感悟。
金錢地位是否真的能決定一個人的品性?
這是我看完《寄生蟲》後,困擾我許久的一個問題。
拿了今年坎城金棕櫚的《寄生蟲》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顧名思義,電影講述了一群寄生蟲的故事,只不過那不是真的蟲子,而是人。
身份地位懸殊的地下室一家和社長一家本不會有任何的接觸,因一次機緣巧合,兩家有了短暫相處的時間,而階級差異的鴻溝,讓地下室一家無法逾越。
哥哥的學長因要出國當交換生,於是請復讀四年的哥哥來代替他去社長家做社長女兒的課外輔導。
憑藉著妹妹高超的PS技術,哥哥拿著以假亂真的大學文憑,成功當上了社長家的課外輔導老師。
得知社長家小兒子喜歡畫畫,哥哥讓妹妹偽裝成藝術心理學專家,成功當上了社長小兒子的老師。
妹妹利用自己的小聰明,在社長司機開的車裡留下了自己的內褲,導致司機被辭退,爸爸當上了社長的專職司機。
為了讓媽媽也找到工作,一家人集思廣益,設下一個圈套:女管家對桃子過敏,於是帶著桃子接近女管家,聲稱女管家得了傳染性重病。
於是媽媽成功當上了社長家的管家,一家人也成功寄住在了社長家。
在社長家為給兒子舉辦生日而外出露營時,家中的豪宅仿佛成了地下室一家的房子。
他們在豪宅里曬太陽、泡浴缸,吃著昂貴可口的食物,一大家子有說有笑,為自己能過上流社會的生活而沾沾自喜,而一場暴雨將他們打回了原型。
前女管家的突然造訪,讓他們知道了豪宅底下藏著一個秘密地下室,裡面藏著前女管家的丈夫。
而不小心脫口而出的稱呼,讓地下室一家從威脅者變成了被威脅者。
就當雙方爭執不下來時,社長一家的突然回家,讓原本錯綜複雜的事情變得更加難以收拾......
電影一波三折,情節反轉不斷。讓你看時目不轉睛,看完直呼過癮,細細回想卻五味雜陳。
這場鬧劇將如何收尾?社長一家是否會發現地下室一家的秘密?這裡不過多劇透,讓電影告訴你答案。
貧窮是原罪嗎?
電影里的地下室一家有多窮呢?
一家子的人全部都找不到工作,失業住在狹小擁擠的地下室里;
沒錢辦寬頻,只能拿著手機到處去趁別人家的WiFi;
吃著寒酸的食物,遇到了突然拜訪的客人否認正在吃飯;
靠兼職做疊披薩盒來賺外快,維持卑微的生活;
發現客人帶石頭來當禮物,而不是吃的,忍不住小聲嘟囔了幾句。
電影用區區幾個鏡頭,幾個片段就將窮困潦倒,失業待家,愛貪小便宜的一家人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了觀眾的眼前。
為了讓一家人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地下室一家開始絞盡腦汁,不擇手段,設下一個又一個圈套,卻依舊改變不了貧窮的命運。
或許很多人會為地下室一家的不擇手段而不齒,但在這個社會上,優勝劣汰,為了達到目的用一些灰色手段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如果我有錢,我會比他們還善良。媽媽自嘲式地用這句話來安慰自己。
假如社長突然回來,我們會像蟑螂一樣立刻躲起來吧。因為不是屬於自己的房子,地下室一家即使是在享受過程中還是會帶著一絲恐懼。
就像蟑螂一樣,只能生活在暗處,寄生在別人家。人一出現,燈一打開,就四處散去,見不得人,更見不了光。
貧富差距就像一面看不見的牆,你以為只要你足夠努力,總能跨過去,但你錯了,你永遠跨不過去。
就像那暴風雨的夜裡,逃跑的明明是人,你看到的卻是蟑螂。
有錢人真的善良嗎?
學長之所以會拜託哥哥去當家教,不是因為兩人的交情夠深,只是因為學長認為社長家的女兒不可能會喜歡上住在地下室的窮人,這樣的人選對他的威脅最小。
學長將一塊石頭作為禮物送給了地下室一家,稱說能帶來富貴的名貴奇石。而暴雨之夜,那塊沉重的名貴奇石卻浮出了水面。
社長妻子給哥哥家教費時偷偷抽走了幾張,卻謊稱家教費比原來的還要高。
社長與妻子做愛時,會要求妻子穿上之前別人遺留在車上的廉價內褲,而之前他們碰觸那件內褲都要戴著手套。
社長一直有反覆提到地下室一家身上的味道,面對這股地下室般的貧窮氣味,社長和妻子選擇皺著眉頭,捂上鼻子,厭惡之情一覽無餘。
富人並非善良,也有各自的陰暗面,本質上與窮人並無多大區別,只是物質上的富裕他們看上去光鮮亮麗,更加體面。
電影結尾的鏡頭是哥哥買下了社長家的豪宅,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就當我們認為窮人也能翻得了身時,電影調皮的把下一個鏡頭切換到了原先居住的地下室,原來這一切都只是哥哥的美好願景。
《寄生蟲》將貧富差異巨大的現實狀況擺上了螢幕,韓國是個財閥社會,1%的人掌握著社會90%的權利。
換句話來講,有錢人家小孩一生下來的起點,是窮人家小孩努力一輩子都抵達不了的終點。
階級貧富上的差異如同身上的氣味一般,無法散去,如影隨形。
你以為你可以體面做人,但你只能艱苦度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