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作為一部的經典之作,不論是電影或是原著小說,都在觀看者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在課堂上當我第一次接觸到孟京輝改編的《活著》的時候,我震驚了,這跟我認知中的《活著》差別太大了。
在孟京輝要將《活著》改變成話劇的時候,網友們都在猜測以孟京輝的風格,會如何改編這個小說。在看到這個話劇成品的時候,孟京輝一方面忠實的還原了原著,另一方面在表現形式上,極盡不同。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孟京輝對於《活著》這一話劇的舞颱風格進行了極端的改編。在演員動作方面,為了表現福貴的花天酒地,他將舞蹈迪斯科搬上舞台,演員們在舞台上蹦迪,這樣的大型的舞台表演不止一次的出現在舞台上,在兩個多小時的話劇里,演員們「群魔亂舞」、「太空步」等輪番上陣。在鳳霞難產死亡的那一段設計中,演員的走位充當了心電圖的那一條線。在孟京輝的這個話劇中,演員不但是演員,他可以變成道具甚至是背景。
在舞台設計方面,孟京輝在閱讀小說原著的時候,他一直認為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所以他對美術設計說:「你一定要給演員製造障礙。」所以舞台上就出現了幾排溝,這幾排溝既可以做農田,又可以當戰壕。可以調動演員走位,輔助演員完成舞台動作,最重要的是,他讓演員隨時都感覺到了障礙和危險,這樣也達到了孟京輝最初所想要達到的效果。孟京輝這樣設計舞台,演員走位調動會變多,舞台也會變熱鬧,舞台的利用率提高,這樣的舞台也就不會顯得呆板,自然也不會枯燥。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在孟京輝的話劇里,雖說在舞台設計上上有很大的改編,但他在劇情上忠實的還原了原著,與電影來說,對於劇情的改動非常小,他甚至讓黃渤原封不動的說出書中的大段獨白。劇情雖是沒有進行大的改動,但是在看他這個話劇的時候,我認為我看到了一個新的《活著》,除了人物姓名和故事發展相同外,怎麼也找不到《活著》的影子。
對於孟京輝對《活著》的改編,顛覆了大眾對於原著和電影的看法,原著和電影所傳遞出來的是悲憫沉重的主題,這兩個所傳遞出來的情緒一定是壓抑的。可是孟京輝的話劇在我看來太過顛覆,他或許是想通過一種誇張的不同的方式來表現「苦」和「悲」,但是效果卻是事倍功半。這種沉重話題的題材,不適合與歡脫所結合。這樣的舞台雖說是讓人耳目一新,但是這樣的「新」轉瞬即逝,沉重的主題是脫離不開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對於話劇中,福貴騙吃胖子的薄餅這一片段,觀眾們哈哈一笑,笑點是帶來了,但是這與主題並沒有關係啊,這一段的設定於變現主題並沒有意義,甚至於影響觀眾理解人物。
導演的這一些列舞台設計或許是為了表現荒誕感,但是我認為他並沒有達到這個效果,而是用劇烈的動作將情緒和痛苦都表面化了,這些應該內在感受從而引起共鳴的感情並沒有實現。
導演的設計很有想法,演員的演技也是很優秀、精湛,劇本更是一個優秀的創作,可是這三者並沒有成功的融合在一起,它們只是單獨的存在。孟京輝所要表現得效果或許沒有達到。他曾在採訪時說:「《活著》對於我,依賴與顛覆共生,我有一種無能為力與挑戰並存的感覺。」話劇《活著》在劇情上依賴小說,但是在舞台設計上顛覆不成功,使主題弱化,深度也並沒有勝過原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