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全新推出《閱讀第一》欄目,為熱愛閱讀的家庭,分享關於英文學習、家庭教育以及思維培養的一切。
「媽媽,我家有錢嗎?」最近,Alex常問我這個問題。
他在香港的一所國際學校讀書,常常會碰到孩子們的互相攀比。由保鏢護送上學的孩子,家裡有超大泳池的孩子,戴蘋果最新款手錶手機不停疊代的孩子,這些就是他每天一起上學的同學們。
「我們只是中產家庭,爸爸媽媽認真工作掙錢養家,我們不是富人。」我每次都很認真告訴他,儘管他眼神里透露出深深的失望。
「即使你們同學的父母有錢,這也是他們辛苦工作獲得的,不屬於這些孩子。」我對他說,「比爾.蓋茲、巴菲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們把錢都捐出來成立基金幫助其他人,並沒有留給他們的孩子。如果你想變得富有,可以長大後通過努力變得跟他們一樣。真正厲害的孩子是不炫耀家裡有錢的。真開水不響!特別優秀的孩子是家裡非常窮,但自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靠爸爸媽媽的錢,有什麼意思,會被人瞧不起的。特普朗的女兒小時候還要出去打工掙零花錢呢。」
在香港,超級富有的家庭實在太多了。特別是如果你的孩子在漢基、德瑞、香港國際學校讀書,就一定會遇到這樣的攀比風。即使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很多朋友也說孩子問過同樣的問題。
如何回答?咱們這些非磚家媽媽們也是絞盡了腦汁。迴避吧,錯過了給孩子進行金錢觀教育的機會;回答吧,常常感覺這已經不是財商教育問題,而是心理學方面的範疇。好為難!!!
孩子在香港HKIS上學的一個朋友吐槽:「我們轉香港國際學校之後,有個狀況就是同學家長一個比一個有錢。我兒子昨天跟我說他考察了所有同學,發現Michael家最大,是山頂豪宅,他說羨慕大房子。然後我說要大房子需要自己努力賺錢,你天天玩遊戲是賺不到錢的。」朋友考慮是不是從人自身的幸福感出發來討論這個問題,但是同一時間又要跟兒子解釋,為什麼同樣努力工作,人收入還是不一樣的……「這是個複雜的問題。咱們當媽的還要充當半個心理醫生。我覺得還是要從幸福感和自我認可這方面講吧!還沒考慮好……」她說。
另一個媽媽也吐槽:「曾經沒準備的情況下,我也有遇到孩子說過,我大約是說了,因為大家起點不同,後來也有想想有點不妥。我嘴笨,就說我們不比別人擁有的!咋們比學習誰更好,可好?做自己,就好!比學習,跟自己比!今天早上還和孩子這麼說。這錢是我和爸爸賺的!是我們的!你的,自己賺到了,才是。」
其他的孩媽是這麼應對的:「已有的都是父母的和孩子沒有關係!必須努力管理好自己,讓自己成為有價值的人。」
「孩子問過,我說不管你們在哪裡上學生活都是沒問題的,但是是爸爸努力工作賺的錢,你們以後的生活要靠自己的。今天還說,你們工作賺錢是不是就是為了孩子教育,以後我也得為自己的孩子工作賺錢嗎?我說不是這樣,工作除了帶來金錢,其實最主要的還是能給你帶來成就和滿足感。」
不管怎麼回答,如何看待財富和金錢這個問題,媽媽們都覺得迴避不是一個辦法,還是要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金錢需要努力工作去獲得;金錢不是拿來炫耀的,而是可以改變這個世界,讓它變得更美好。
媽媽,我如何能掙到錢?
昨天,Alex為了買一個表哥一樣的任天堂的Switch傷盡了腦筋。第一:沒有那麼多零花錢可以買得起,因為需要九千港元;第二:他自己的錢要存起來上大學。我和他爸從來不會因為他想要什麼就買給他。如果他買他自己想要的非學習和生活必需品,必須自己掏腰包。
在表哥家玩了一天任天堂的Switch遊戲後,他抵擋不住誘惑。磨了我和他爸半天,也沒有人願意出錢給他買。
「媽媽,我如何可以掙到錢?」他問我。
「媽媽,我開一個公司,你幫我寫文章掙錢好嗎?」他這個提議被我否決了。
「媽媽,我給你打工掙錢好嗎?」這個我倆達成了一致。第一:他可以用Scratch編遊戲賣給我,每個20港元,100港元可以給版權(後來他後悔了,決定提價)。第二:畫校園漫畫給我投稿,20元/個,保留版權。第三:給我們錄英文故事或者視頻(這個我Pass掉了,說小孩子不宜過早出鏡)。
他還想了一招。先借我們的錢買Switch,然後拿到學校讓同學玩,玩一次20元。我告訴他,這樣會被學校開除的。
掙錢心切的小人勤奮工作,這是他編的第五個遊戲……
慾望真的很強烈,代碼編得嗖嗖快
吃晚飯的時候,他又絞盡腦汁想出來很多掙錢辦法。
其中幾項是做家務,他想要阿姨給他付費,被阿姨否決了。我家菲律賓阿姨說,他不能搶她的飯碗!
當他聽我說阿姨兩個月的工資才能買一個Switch時,深感體力勞動最辛苦,掙錢最少(像阿姨這樣的)。
跟Melanie競爭,搶她的飯碗,他有點於心不忍。「我不讓Melanie付我工錢了,如果我幫她做家務你可以給我錢嗎?我每天還要做功課,一周最多可以做三天家務。如果連在一起的話,每次額外加一元可以嗎?「他問我。
晚飯後,他幫我按了肩部、背部、捶了捶腿,30分鐘按摩掙了20港元。拿到錢,又擔心自己花掉,又把錢給回了我:「媽媽,明天你和我一起想想怎麼保管這些錢吧。我可能忍不住買零食,用光了。」
想著自己30分鐘掙了20港元,小朋友開心了一會兒,又覺得離目標太遠,還需要想更多掙錢的方式。他又提議:幫我擠牙膏、準備漱口水0.5元/次;誰家有小弟弟妹妹需要照顧,聽講故事的,中英文的他都願意做Babysitter。
話說,為啥熊孩子們在學習上就沒有這麼積極主動呢?為了一個遊戲機,腦洞能開這麼大!
我將熊孩子掙錢記發到朋友圈,引起朋友們極大的反響。
有朋友說:「煮飯太便宜了,才3元/次,孩子你要收貴點!」
有朋友說:「我們手工製作一些硬紙板筆記本電腦、買了鏡片做簡易VR、用水晶珠子作成戒指讓男孩買了送小女生,去年學校活動屬他掙的多。對了,我家小兒給我開了微店讓我介紹好書好玩具,他觀察到周圍媽媽總讓我推薦書,說這樣一結合多好。要讓孩子學會並實踐利用現在的科技去掙錢。」
另一個Bonnie說:「你家太高價!我讓8歲兒子全屋150平方吸塵1元,拖地1元,全家的一洗衣機量的衣服疊好5毛,幫我按摩10分鐘1毛。」「又看了一次,倒垃圾有什麼技術含量啊,還給5元我起碼讓他洗陽台加澆花,5毛!」
還有一個媽媽提議:「可以像我家一樣去賣水,暑假一個月收入千把元。我們暑假在閔行體育公園籃球場賣過,不過得偷偷的,因為那裡有小賣部,人家是承包了球場的,球場免費開放,就靠飲料收入的。」
我跟Alex討論了這些媽媽出的各種招,最後他發現打掃衛生、賣水、開網店最辛苦,不花時間就掙不到錢,而且掙得非常少。腦力勞動也很辛苦,他畫的漫畫和編的遊戲如果沒有被我們看上,就白乾了。所以,爸爸和媽媽工作很辛苦!!!
我告訴他,最好的掙錢辦法是像JK Rowing一樣寫出有版權的暢銷書或者像某一個發明家可以有專利,或是建立一個公司有一個系統在運轉,或是投資一個公司,或是擁有某一種資產。對於這些,他一知半解,迷迷糊糊。但他已經有點明白,為什麼同樣努力工作,有些人雖然辛苦但仍然很窮,而另一些努力的人卻很富有。但如果他不好好讀書,只是現在這種小學四年級水平,能掙到錢的方式就很少,因為他的能力還不夠強。
孩子,錢不是從樹上掉下來的!
孩子爸剛開始還有點擔心,Alex最近對錢這麼關心,會不會將來變得吝嗇和自私,一切以金錢為中心。我反倒認為如果孩子從小不了解金錢,不知道金錢從何而來,如何正確地使用,自己沒有付出過勞動去掙錢,他們就更容易成為金錢的奴隸,為了獲得金錢而不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