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女在幼兒園被小孩子欺負,舅舅如何機智的教外甥女「打」回去

作者:CUP       2019-08-15 04:57:24


"

寶寶快要到進幼兒園的時期了,於是爸爸媽媽忙著給孩子準備小書包,各種幼兒園必備的物品,有特別經驗的父母還會提前帶孩子去幼兒園熟悉環境,認識幼兒園的老師,給孩子培養各種常識,和幼兒園老師套近乎拉關係,希望老師們幫助照顧好小寶寶。但是家長們常常會忽略一個問題,寶寶在幼兒園被欺負了怎麼辦?

姐姐去幼兒園接女兒西西的時候,西西告訴她,今天幼兒園有人打她,姐姐問西西幼兒園的小朋友為什麼要打她,打了哪裡,西西嫌棄衣服和褲子,發現西西的小腿腿上和背上都被抓傷了,於是姐姐打電話給我,問我怎麼辦?

我火急火燎的跑去姐姐家,看見姐姐把西西抱在懷裡,西西好像還很害怕的樣子,我說:\"西西,讓舅舅抱抱你,西西不理我,只是緊緊的抓住姐姐。\"

一般小寶寶們在幼兒園跟小朋友起衝突是常有的事情,但是要把孩子嚇成這樣的極為少見,主要的原因還是家長不會跟寶寶溝通,當家長知道小寶寶被人欺負,由於心疼寶寶,所以言辭可能會過於激烈,導致寶寶越想越後怕。

如果寶寶在幼兒園被欺負,我們應該如何安撫寶寶呢?

一般小朋友之間相互的爭吵,反應是比較直接的,如果孩子挨了打之後,自己覺得沒什麼。情緒上沒有什麼反應,說明可能只是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不是很嚴重,家長不用特意提起和過於關注,如果孩子向你哭訴,家長也不要過於著急或是衝動,安撫孩子的情緒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安撫孩子的情緒呢?

家長知道寶寶挨了打,一定不要太過著急立刻詢問孩子,要讓孩子把自己的委屈、害怕、不安的情緒統統表達出來,抱著孩子,拍拍孩子,安靜的陪孩子呆一會,讓孩子的情緒慢慢平復。

比如:我姐姐的女兒西西被打的事情

西西告訴媽媽,今天幼兒園的小朋友打我,然後開始哭了起來,姐姐最正確的做法應該先安慰西西,而不是詢問為什麼被打。

1、 幫孩子平復情緒

西西不怕,媽媽在呢,西西今天被打了疼不疼啊,西西是不是覺得特別委屈特別傷心呢?媽媽知道西西很難過

2、 幫助孩子描述情緒,並表示感同身受

媽媽以前在幼兒園的時候也被其他小朋友打,也特別委屈特別傷心

3、引導孩子訴說受欺負的經過

跟媽媽說說他為什麼要打你啊?

西西:因為她要搶我的玩具,我不給她,她就打我了

4、一起分析,讓孩子吃一塹長一智

噢!媽媽了解了,她搶玩具還打了你,她做的不對,但是他可能太想玩這個玩具了,太著急了,是不是?

西西:是

5、利用規則,製造權威感

下次你可以跟他說,玩玩具要講秩序,我先玩一會,玩好了我叫你玩。

0-6歲的孩子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在訴說受欺負的經過時可能會說謊,家長要慢慢引導,問清當時的具體情況,包括:

事情是怎樣開始的?

你們都說了些什麼?

做了些什麼?

便於家長判斷事情發生的性質,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要急於對寶寶做的對和錯做評論,也不要急於指導孩子應該怎麼做。

如何避免挨打的事情再次發生?

和寶寶一起分析事件,讓寶寶理解為什麼對方會打自己,知道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情,可以通過告訴對方規則的方式來處理問題,從被欺負的弱勢一方,轉換為像小大人一樣了解規則的強勢一方,讓對方對自己的寶寶產生權威感,也就不容易在欺負自己了

孩子挨打了,家長應該避免做什麼?

孩子挨打之後,家長絕不能說,上次怎麼教你的,怎麼還被打,你怎麼這麼沒出息,乖乖讓別人打你呀!你就不能打回去啊等責備孩子的話。這些會讓孩子受了欺負之後不敢告訴家長,問題得不到解決,只會越來越嚴重,不要用責備,強迫的方式逼問,要讓孩子不管在外面遇到什麼樣的事情,都敢於告訴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會給予他支持,和他一起解決問題,只有孩子全心的信任家長,孩子才敢把擔憂和恐懼表達出來,而不是被別人欺負了還一身不吭

教孩子應對挨打的技能

兒童心理學專家研究表明,家長適當的幫助和指導,有利於孩子自己學會解決問題和自己處理衝突,家長如果直接介入便不能讓孩子學會以後怎麼避免被欺負

我們應該教會孩子給對方說\"不\",讓對方知道打人是不對的,堅定的表明自己的態度。如果還是不能阻止對方追打,那就迅速離開,以免受到的傷害,然後儘快找到老師或者家長等成年人的保護

一些孩子,個性比較內向或者軟弱,膽小,不敢表達他自己的想法,因此在發生衝突時,往往處於被動的地位,家長可以在家跟孩子做一些演練,利用角色扮演來練習這些技能【預先的演練】

教給孩子勇敢說不

1、模擬場景,引導孩子思考

舅舅:西西,如果幼兒園的小朋友打了你一下,你應該怎麼做啊

西西:找媽媽

舅舅:那你在幼兒園。媽媽也不在你身邊呢

西西:那就不知道了

2、家長設身處地的做示範

舅舅:你應該這麼跟小朋友說,你打我是不對的,讓孩子試著說一遍

西西:你打我是不對的

舅舅:你這麼弱弱地說,別人可能不會在意哦,應該大點聲說嘛,你打我是不對的,

西西:你打我是不對的

3、注意描述細節,強化鞏固正確做法

舅舅:恩,聲音還可以再大一點,不要看地上或者旁邊哦,要看著打你的小朋友的眼睛大聲說,再大聲的說一次

西西:你打我是不對的

陪孩子刻意的練習,再遇到這種情況,就會知道該怎麼解決,另外家長還要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多表揚、多鼓勵,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強的孩子一般不會被欺負

常見幼兒衝突的三種類型

第一種:表達方式不當類的衝突

行為誤解:

如:用手去拍一下小朋友時力氣過大被誤解為挨打

意見分歧:

如:因為對某種事情的看法不同產生的爭論和肢體的衝突

如何避免表達方式不當的衝突

在生活中,家長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教孩子如何正確和恰當表達自己的想法。

比如:跟別的小朋友打招呼,大膽的給小朋友說我喜歡跟你一起玩,但是不喜歡跟別人玩可不能說出來。

2、缺乏規則意識引起的衝突

物品戰友:

如:小朋友之間爭搶玩具,食物等

違反規則:

如:不遵守遊戲規則,插隊等

如何避免缺乏規則意識的衝突?

家長可以經常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和社交技能

比如:帶孩子去公園玩排隊滑滑梯,輪流玩玩具時告訴孩子,為什麼要排隊,為什麼要一個個一個來這些規則。

比如:問別的小朋友借東西要先說:借你的橡皮我用一下好嗎?等得到對方同意再拿走,並且用好了要馬上歸還,還了之後一定要說謝謝。

3、 社交性衝突

故意挑釁:

如:故意用言語和行為挑釁對方

干涉他人:

如:試圖控制他人的想法和行為

如何避免社會性攻擊類型的衝突?

孩子如果因為故意挑釁或者干涉別人的事情而被挨打,那孩子不僅僅是受害一方,也是欺負別人的一方。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借用繪本、動畫、遊戲等方式讓孩子知道對人要有禮貌,要學會尊重別人,傾聽別人的說話,同時告訴孩子,如果對人不禮貌或者不尊重別人不僅會傷害到別人,自己可能也會受到傷害,

總之,如果我們的寶貝被人欺負了,挨了打後,我們不能簡單讓孩子直接「打」回去,這對孩子的將來有很不利的影響。不但不能解決問題,而且還會讓事情更加嚴重,可能讓孩子形成成以暴制暴的性格。只有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教會孩子社會規則、利用規則製造權威感應對挨打,應對衝突,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才能避免被欺負挨打,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日本父親負債上億帶女兒過著逃亡20年的生活,女孩成年後卻稱最感謝父親


小弟放暑假之後,一直抱著手機玩遊戲,看我怎麼做


2019下半年出生的寶寶名字精選


愛哭、粘人,不是寶寶太難帶,是分離焦慮在作怪


2019男孩名字最高分


胎停並非毫無預兆,胎寶與身體會「釋放信號」,孕媽要抓住


因為教育孩子,那些被氣瘋的父母!(漫畫)


得了糖尿病,少做7件事,血糖才能更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