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無論是線下相處還是線上相交,都各自有各自的可愛之處和惹人嫌之處。
微信現作為最普遍的線上通訊APP,極其犀利的一個特質就是:討厭一個人,你只要一鍵刪除拉黑,便可以讓他從此消失在自己的微信視野里。
以下是微信上最討人嫌的5種人,希望沒有你。
1
不回微信卻發了朋友圈的人
每個人的微信圈子裡總有那麼一些人,不回你的微信,卻發了朋友圈,好死不死他還不把你屏蔽,不知道是該說這種人沒心沒肺好,還是無情無義好。
見過,有些人因為工作需要,微信裡面人太多,消息太多,而當時又剛好很想發一條關於心情和想法的朋友圈,也就沒顧得上先去回復完微信的消息。
如果是職業使然,那還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不管是誰,看到自己找的那個人沒有回應自己,反而去發了朋友圈,心裡總歸不是滋味。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每天有無數條工作微信的那種人,那麼發朋友圈的時候不妨設置個分組,不回人家的微信,起碼不要讓你發的朋友圈鬧了人家的心,也避免了在不知不覺中討人嫌。
如果你是看到了人家的微信沒能及時回,而是情緒上來了先去發了朋友圈,那麼發完朋友圈後希望你能給對方一點回應,暖心或修養。
2
頻繁發連結求贊求投票求砍價的人
微信剛興起的時候,我們偶爾會發連結求人點贊投票,也很樂意幫別人,只是微信發展至今,這種發連結求贊求投票求砍價的行為愈發頻繁,真的很煩人。
不找我就算了,一找我就是發這些在我看來是垃圾的連結。
如果朋友親人間的聯繫很頻繁,關係很密切,偶爾有這種特殊的需求可以理解,相信對方也很樂意去幫;
但若是平時幾乎沒有聯繫,跟你關係也很一般,你只在這種情況才去找對方的話,其實對於別人是一種打擾,特別是還要下載APP的那種!
如果你一不是幫過對方,二不是關係很好,三不是特別情況而是常常如此,那麼我勸你不要群發這些連結,否則求人動動手指頭的事情,都足以讓對方嫌你幾分。
3
低質量瘋狂刷屏的人
低質量刷屏一般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群消息刷屏,一種是朋友圈刷屏。
以前有不少人在群里轉發謠言連結、詛咒連結,現在升級到小程序遊戲連結……
每次在一些群里看到這些連結刷屏,都覺得特別的辣眼睛,所以一旦我發現某個群里只有這些沒有營養沒有內涵的連結,都會毫不猶豫的退出那個群。
至於朋友圈的低質量瘋狂刷屏則是指那種一天刷十幾條廣告或者是一波波九宮格的自拍照。
有些廣告我不是不能接受,但希望發廣告的朋友能夠明白,一條高質量的廣告比滿屏低質量的密密麻麻的圖片和文字要來得有效,也更易做到潛移默化,否則你一味的刷屏,只會加速別人將你屏蔽的速度。
發自拍很正常,但總是刷屏,而且基本上每張都差不多,那就有點一言難盡了,你是想要我們找不同麼?臭美要掌握火候,別適得其反,消耗了別人對你的好感。
4
不分疏親情況,慣性發語音的人
慣性給別人發微信語音的人,一直被視為不懂得換位思考,情商低,自然也被列入討人嫌的名單里。
以前我很煩別人一上來就給我發語音,招呼也不打一聲,也不管我是不是再忙,是不是不方便聽;後來和一些比較熟悉的朋友聊天的時候喜歡發語音,父母開始玩微信後,他們視力不太好,打字也不太利索,也會時常發語音。
不同的是,後者大多數都是在晚上閒暇時,而且都是親密無間的關係。
也是那時我才明白,原來我不是煩別人給我發語音,而是煩那些我給他打字,他就直接給我回語音的人;煩那些跟我不熟但是一上來就給我發語音的人;煩那些在工作上給我發語音的人。
所以,如果你們用微信語音聊得很開心,那麼你不必懷疑自己的情商,因為微信語音已被你們默認為方便舒適的交流方式。
而在工作上就要儘量避免發語音了,因為重要信息要反覆聽,不僅浪費時間,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對於那些關係一般的朋友,如果你想發語音,最好還是先問一下對方方不方便。
這樣才能避免你因為個人習慣而不知不覺地躺在別人的討厭列表里。
5
休息時間,給別人發工作消息
對於上班族而言,休息時間難能可貴,哪怕是頹頹的躺在家裡,也不願被別人打擾,特別是不緊急的工作上的信息。
曾有個審稿的朋友跟我說,最討厭別人在周末給他發稿子,一看到就來氣。
你審嘛,沒那個狀態,也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周末;不審嘛,又要做好備註,怕忘記看;可是不回復嘛又覺得不太禮貌,你要是發個朋友圈嘛,他又立馬跑來催你……神煩。
也有一些領導,總覺得工作需要的時候,員工就得回應,不管是不是周末,於是有不少上班族只能帶著笑臉的面具現身,然後在背地裡抱怨工作並不緊急,老闆就是看心情折騰人。
換位思考不僅是高情商的體現還是一種修養,該工作的時候就高效工作,該休息的時候能不提工作就別搬出來消耗大家,畢竟休息好了才能走得更遠。
我們活著確實不是為了討好別人,但也不是為了招人嫌不是嗎?
所以,有些禁忌既然已經知道了,就儘量避免吧,這樣既能還給別人一片清凈之地,也能給自己減少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豈不快哉?
祝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