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們在外出吃飯的時候都會適當的喝點小酒,朋友之間還會進行勸酒,對於愛喝酒的人來說並不是什麼大事,但這對於「一杯倒」的朋友們來說是非常苦惱的,難免會有喝多的情況發生,有很多人都想知道什麼東西可以起到分解酒精的作用呢?
有很多人都發表了觀點,有說喝牛奶的,還有說喝蜂蜜的,更有人說可以把兩者兌到一起的,但是最近冒出了一個新說法,那就是吃桑葚干,很多人都對這一說法表示了疑問,桑葚干還具有這種功能嗎?網友們說:在喝酒之前的15分鐘吃上幾粒桑葚干,對於提升酒量有奇效,再也不用擔心自己會喝多了。那麼真實情況確實如此嗎?
其實喝酒之前吃桑葚根本就沒用!桑葚與其它普通水果都是一樣的,就算把它曬成干也不會達到解酒的功效,我們都知道,酒精中的主要成分就是乙醇,而我們攝入的乙醇是經由自身的肝臟代謝,才會排出體外的,也有極少數量的乙醇會通過人們的呼吸排出,也會跟隨尿液排出。
人體的肝臟會負責將乙醇內的活性酶轉化,現在還並沒有發現能夠轉化活性酶的其他物質,其實,喝多喝少都是天生的,並不會因為外在因素而改變,桑葚干解酒的這種說法自然也是不對的,其實,不只有這一種可以解酒的說法,網友們還發表了好多其他的說法。
有人說可以服用專門解酒的藥物,但是嚴格來講,現在並沒有這樣一種抑制酒精的藥物,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還有人說蜂蜜水中的果糖可以加速乙醇脫氫酶的分解,但對於乙醇的分解卻沒有作用,想要「千杯不醉」是不可能的,接下來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些醉得慢的方法。
首先,我們可以選擇哪種酒精濃度較低的酒,喝酒的過程中先吃點東西,以免引起腸胃的不適,喝酒之後多喝點水,通過排尿達到稀釋體內酒精濃度的目的,如果喝得比較少時,可以多走一走,讓身體出汗,以保證酒精更快地排出體外。
不過飲酒還要量力而行,建議大家還是少喝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