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口棺材的五層墳冢,在大漠中封存了近四千年的歷史

作者:CUP       2019-08-15 04:53:10


"

實拍文物·讓美流傳

羅布泊號稱「死亡之海」,在這一望無際的大沙漠中,有一處凸起的沙丘與眾不同,它是古代遺留下來的神秘墓地,墳冢上下相疊有五層之多。上面插滿了仿佛森林般的木柱。這裡不僅出土了奇特的木雕人像,古人的生殖崇拜物,數量眾多的牛頭,還有保存完好的美女乾屍……這就是被評為2004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小河墓地」。

一、小河墓地的命名和初掘

1900年,羅布人奧爾得克作為瑞典著名探險家斯文·赫定的嚮導,首先發現了在歷史中消失達1600多年的樓蘭古國,由此得到豐厚的報酬,並使他意識到,沙漠裡的古代廢墟中都埋藏著無價珍寶!此後,他不斷的在沙漠中尋找著寶藏,大約在1910—1911年間,在羅布泊發現了「有一千口棺材的」沙丘。

1933年夏天,斯文·赫定與當時的中國政府達成協議,共同組建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勘測西北交通線。1934年,當他們來到孔雀河——庫姆河流域調查時,奧爾得克再次趕來幫忙。

瑞典著名探險家斯文·赫定

赫定提筆為他畫了一張速寫,而他帶給赫定的禮物,就是那神秘的墓地——不亞於樓蘭的重大發現,赫定因此派貝格曼前往調查。

在奧爾得克的引導下,他們在沙海中苦苦尋覓兩個多月,終於在庫姆河的支流以西4公里,如願以償的找到了這處墓地。由於這條支流沒有名字,貝格曼就稱其為「小河」。

由於在他們到來之前,這裡已經遭到破壞,因此,貝格曼一行登上沙丘,只見遍地的木柱、木雕、木乃伊、厚毛織物碎片等。此後,他們發掘了12座墓,帶回了200件文物,貝格曼將這個遺址命名為「小河五號墓地」。

貝格曼關於小河墓地的《新疆考古記》於1939年出版,書中向世界介紹了他稱之為「微笑公主」的一具女性木乃伊,這具木乃伊經鑑定為「印歐人種」,震驚了世界考古界,也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

二、小河墓地的再次科學發掘

貝格曼離去後,中國歷經曠日持久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後,羅布泊成為核試驗基地,是當時最神秘也管控最嚴格的軍事禁區,小河墓地也就從此隱匿在了瀚海大漠的深處,再也沒人知曉它精確的方位與坐標。直到1980年代,中國考古工作者才進入羅布泊工作,但並未找到小河墓地。

2000年12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炳華隨深圳大唐影視廣告公司《中國西域大漠行》攝製組進入羅布荒原,藉助地球衛星定位儀,對照當年貝格曼的線路圖,他們終於找到了小河墓地,由此引發國內外學界對小河墓地關注的新高潮。

小河墓地位置圖·來自網絡

2002年,國家文物局正式批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小河墓地考古隊,由伊弟利斯·阿不都熱蘇勒擔任隊長。

考古隊於2002年12月抵達小河地區,對小河墓地及周邊遺址進行了為期1個月的規範的考古調查,並且試掘墓葬4座。試掘結果表明,這座沙丘是長時間連續建造形成的一座大墳冢,大大小小的墓葬由下至上、由早到晚層層疊壓,共由五層構成。

小河墓地·來自今日頭條圖庫

2003年12月,小河墓地全面發掘開始,至2005年3月,共發掘墓葬167座,出土文物數以千計,尤其是木雕人面像、骨雕人面像、大型牛角、權杖頭等文物在新疆地區均為首次發現。

墓地採集古屍30多具,其保存之完好,人種之重要,為世界考古所罕見,著名考古學家、英國劍橋大學教授科林·倫福儒評價道:「這對整個歐亞考古都是重大的發現,對歐洲考古學家來講,小河簡直就是一個夢想。」

三、小河墓地奇特的葬俗、乾屍和遺物

1、船形棺木

小河墓地的墓葬結構基本一致,先挖沙穴,然後穴中放置棺具,最後在棺前豎不同的立木。棺具由胡楊木製成船形,大小正好可以盛殮一個槎死者。但此棺特別之處在於:無底!簡單地說,就是類似於把船扣過來當棺材!

船形棺木·四庫全叔拍攝

船形葬具在中原地區比較罕見,但是在我國東南、中南、西南等地區則多有。有學者認為,這代表了一種生與死的信仰。這些地方的船形棺由獨木刳(kū)成,因獨樹為神靈所居,故稱「靈槎(chá)」,也稱為「仙人舟」,是死後藉以飛升天界的神器。

船形棺木·四庫全叔拍攝

不過,由於小河墓地的船形棺是用胡楊木製成的側板、兩擋、蓋板拼合而成,與獨木刳成存在一定的區別。其實,理解這種特殊形制的葬具,一定要注意到它「無底」的特點。如果把棺蓋打開則可以明顯看出,這個墓穴和葬具是女陰之狀。大地是母親的象徵,是萬物生長之源,棺下無底,表明逝者通過陰戶而重歸母體,從而希望獲得再生的力量。

船形棺木·來自網絡

2、立木

小河墓地的外觀為一座橢圓形的大沙丘,沙丘上豎著140多根多菱形、圓形、槳形的胡楊木立柱,密密麻麻猶如一片叢林。貝格曼曾猜測,立柱上面會有屋頂,但在很久以前就被風吹跑了;而「槳形物則預示著埋葬在這裡的人們生前經常划槳。」69年後,當新中國的考古工作者在這裡再次展開科學發掘後,推翻了貝格曼的假設。

小河墓地立木·來自今日頭條圖庫

這些木柱都豎於棺前,每一個男性棺前立一根槳形的木柱,槳頁寬大,表面塗黑。槳柄呈四棱形,表面先塗紅,然後在紅色痕跡上再塗黑,其上刻有七道陰皺紋。此木象徵女陰,表現了新疆地區古代先民特有的生殖崇拜習俗。

女陰立木·四庫全叔拍攝

每一個女性棺前立一根多棱粗壯的木柱,上端呈五棱形,下端稍呈不規則圓形。立木頂端漸收成尖錐狀,塗橘紅色,距木柱頂端39厘米處纏繞棕紅毛線,毛線下固定一組草束,像征碩大的「男根」。

男根立木·四庫全叔拍攝

上粗下細的「男根」和「女陰 」,以誇張的比例、龐大的數量,構成了小河墓地神秘而令人驚訝的生殖崇拜文化景觀。

3、牛頭

牛頭作為陪葬品,具有泛世界性,比如土耳其的恰塔爾·休於遺址濃厚的牛角崇拜氛圍,所見牛角之多,令人瞠目結舌。有研究者指出公牛是男神的象徵,還有一些研究者認為公牛角與女性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尤其是牛角脫落後能夠新生的特點,又使它和女性與大地的生育功能類比對應。

牛頭·四庫全叔拍攝

小河墓地隨葬的牛頭,其製作方法是先將牛頭剝皮,然後從前顱中部橫向切割,只保留上部帶集校的顱面部分。在顱面上先橫向塗畫黑色線條,然後畫豎向的紅色線條,形成紅黑交錯的網格紋樣。

這種隨葬品展示了人與動物之間的密切關係,貝格曼在《新疆考古記》中曾說:「我知道烏拉爾——阿爾泰人,不論是否穆斯林,都有將動物顱骨放在墳墓上的習慣。」它們有可能體現出財富的含義,也有可能起著辟邪、保護墓主人靈魂的作用。

4、美女乾屍

由於特殊的氣候和地理條件,沙丘陽面墓葬里的屍骸普遍保存較好,成為珍貴的乾屍標本。

例如編號為「M11」的女性墓葬的墓主人,「身長152厘米,……眼窩深陷,亞麻色長睫毛,鼻樑高直,嘴微張,唇薄,嘴唇輪廓明顯。頭髮上也抹了一些漿狀物,……將塗抹物清除之後,顯見濃密的亞麻色頭髮,自然中分,長至胸部。」她明顯具有歐羅巴人種特點的美貌,在國內及日本、歐美巡展時,引起轟動,被譽為「小河公主」。

小河公主·四庫全叔拍攝

從小河墓地部分乾屍的外表來看,他們都有與小河公主類似的亞麻色頭髮和眼睫毛,這是古歐羅巴人種的一些特點,但DNA分析的結果卻要複雜得多。

小河公主·四庫全叔拍攝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中國也有一個「飛機縣」,當地人出門全靠飛機,而且機票白菜價


中國五嶽,國內5大名山,只有它不是5A景區,存在感相對較低


9.16版聯盟戰棋調整計劃:大部分網友愉悅,虛空終於要下去了!


成都旅遊必打卡六大景點,首推是個免費公園,寬窄巷子只能排第五


青海最孤獨的古城,文化底蘊十足,很有民族風味


影視城盈利難,象山何以「逆天改命」?


我國很「坑人」的3個5A景區,去過的再也不想去,到底為什麼?


鬼滅之刃:為何無慘要清理下弦月?下弦鬼實力差僅是表面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