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城盈利難,象山何以「逆天改命」?

作者:CUP       2019-08-15 04:53:06


"

作者/劉公子

《長安十二時辰》已接近尾聲,其拍攝地象山的熱度卻依舊不減。

《長安十二時辰》的熱播,讓拍攝地——浙江象山再一次置身於大眾視野中,也讓還未開放的唐城,幾乎提前成為「准網紅打卡地」。

這個2017年建成,斥資5000萬,占地71畝的新宮城,不僅開啟了象山影視城一個全新朝代背景的使用,更將象山影視城推向了一個新的熱度。

不過,距離象山260多公里的橫店,才是國內影視基地領域長久以來的「霸主」。對於國內大多數影視基地而言,橫店無疑是一座難以望其項背的大山。珠玉在前,後來者要如何做出區隔,尋找優勢?是目前所有影視基地都在探求的答案。

據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的調查數據顯示,國內目前3000多家影視基地中能夠盈利的比例僅5%,另有15%的影視基地勉強達到溫飽,而剩下約80%的影視基地處於虧損狀態。

就在虧損成為行業常態時,象山影視城2018年實現產業區營業收入25.19億元,稅收1.47億元。而就在2010年之前,象山還是個年均接待遊客不到10萬人次,劇組拍攝年均2-3個,景區門票收入年均約500萬元的「荒城」。

象山如何扭虧為盈,迅速打開局面,又能否走出一條具有象山特色、與橫店截然不同的新路?對於影視基地行業而言,象山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標本意義。

7月,娛樂資本論矩陣號河豚文旅(id:hetunwenlv)探訪象山,還原國內第二大影視基地16年的艱難歷程,尋路影視基地崛起的關鍵節點。

受影視大環境影響,象山也遭遇了劇組減少的困境,暴露出當地經濟過分依賴劇組的問題。另一方面,雖然門票營收節節攀升,但遊客多為當天往返,對周邊經濟帶動能力有限,影視與旅遊的雙引擎還未完全發揮作用。

「小有成就」的象山影視城,下一步要怎麼走,影視與旅遊兩個產業,又該如何取捨與權衡?

「從零到一」16年

象山的故事最早從一片橘林開始。

那是2003年的非典期間,北京沒法拍戲,張紀中為《神鵰俠侶》在全國範圍勘景,經熟人介紹來到象山,有感於這裡空氣好,環境優美,又沒有太多現代建築,雙方一拍即合。「最初選址選在象山縣城近郊,因離城太近,縣城擴張後影視城發展將會缺少空間,於是考慮再三,最後將影視城建在了象山新橋鎮一個幾乎沒有電線桿的地塊。」張紀中在此前的採訪中曾透露。

於是,當地政府很快投資1.2個億,6個月時間從這片橘林上崛起了神鵰俠侶城,也是劇中襄陽大戰的襄陽城,同時是《琅琊榜》中的金陵城。

此後,16年時間裡,從這片橘林上,神鵰俠侶城的周圍,接連擴展建造了春秋戰國城、民國城、唐城等三座大型宮城,占地面積1091畝,總投資6.6億元人民幣,構成了現在的象山影視基地。

2008年,為配合陳凱歌導演拍攝《趙氏孤兒》,當地政府又在神鵰俠侶城的東北邊,建立了春秋戰國城。這裡同樣也是《琅琊榜》、《羋月傳》的重要取景地,《琅琊榜》中的大梁皇宮即桃園行宮,梅長蘇的蘇宅即莊姬府,蕭景琰的「靖王府」即屠岸府。「建築的命名都是以第一次建造的場景需要命名的,後面一般也就不做更改。」象山影視城的工作人員告訴娛樂資本論矩陣號河豚文旅(id:hetunwenlv)。

2012年,為配合電影《大轟炸》的拍攝,寧波影視文化產業區管委會引入寧波當地房地產企業「石勇房產」投資2.4個億,建造了象山影視城的第三座城——民國城。而《大轟炸》劇組按照1:1搭建的象山版朝天門碼頭,後來成為《河神》和《鬼吹燈之怒晴湘西》等劇組的重要取景地。

而投資3.5個億的《遠大前程》中的永鑫公司、鳳鳴樓、潮州會館、英雄賭坊等地標性建築也都能在民國城中找到原址,劇中令人心馳神往的仙眷村,據說也是在象山附近取景拍攝。

劇中場景:潮州會館

實地坐標:民國城南方四合院

劇中場景:英雄賭坊

實地坐標:民國城中山路

劇中場景:花樓

實地坐標:襄陽城怡春院

2017年,為拍攝《長安十二時辰》,象山影視城與徐州仨仁影業投資共5000萬建設了唐城。「劇組用了4個月的時間選用專業土建公司,聘請建築監理,最終在象山影視城拆除了一個區域原有的假山和建築,搭建了70多畝地的長安街坊場景。」寧波影視文化產業區管委會主任陳建瑜在《長安十二時辰》熱播時,在朋友圈自發為該劇打call。

唐城目前還沒有正式對遊客開放,主要以劇組拍攝為主,目前已有《雲上學堂》《狄仁傑》等20個劇組在此拍攝,而唐城的營收將由象山影視城與徐州仨仁影業五五分帳。

近期,《長安十二時辰》導演曹盾新劇——《再見啦!母親大人》再次定寧波作為拍攝取景地。據悉,該劇是一部講述兩代人成長的現代劇,時間跨度為1985年至2015年。為了最大程度地還原展現八十年代的建築原貌,劇組將在寧波鄞州、奉化、象山、東錢湖等地取景拍攝,該劇目前已獲得「寧波市影視攝製協拍證」。

四部劇、四座城,從政府單向投資、到引入民營資本、再到和劇組共建,象山經歷了由被動轉向主動的艱難過程。同時投資來源多元化,投資模式的日趨多樣,也令象山逐漸擺脫與劇組合作中的弱勢地位,擁有了吸引民營資本、社會資本的底氣與核心。

從2003年到2019年,象山的從零到一,走了16年。

耕耘者陳建瑜:「重影輕旅」下進擊的象山

寧波影視文化產業區管委會的辦公地點就在在象山影視城的門口,咫尺的距離,充當著大腦和指揮部的作用,一旦劇組或遊客有什麼需求,可以及時反饋,做出響應。

管委會的前樓一層大廳是遊客服務中心,一進門就能看到「服務黨員,服務群眾,服務遊客,服務劇組」16個大字,旁邊一塊電子屏上能看到實時的在園人數,另一邊的「天天有戲」的電影開機牌上,顯示著近期在拍的劇組。遊客服務中心還提供充電寶和雨傘的租借服務,有任何問題、可以諮詢、投訴和維權。

在2010年之前,並沒有寧波影視文化產業區管委會,象山影視城由上市公司龍元集團開發管理,但龍元集團是建築公司,主要以房產思維而非文化思維來運營影視基地。當時象山影視基地劇組拍攝年均不到5個,基本接受的都是橫店的外溢,年均接待遊客僅為10萬餘人次,如此下去,前期投入眼看就要打了水漂,於是政府從2008年開始,逐漸回購。

2010年12月,政府成立寧波影視文化產業區管委會,進行政府框架下的企業化運營,陳建瑜也是在這個時候由原先的象山縣規劃局局長調任寧波影視文化產業區管委會主任,正式走馬上任,接手這塊「燙手的山芋」,一干就是9個年頭,這期間,管委會的兩個副主任已經輪換了兩批,現在是第三批,而在象山還沒有實現「國際化的電影片廠和電影工廠」的目標前,陳建瑜顯然還將在這個管委會主任的位子上,繼續坐下去。

寧波影視文化產業區管委會主任 陳建瑜

有人評價:陳建瑜之於象山,頗有些陳向宏之於烏鎮的意味。

引入民營資本「石勇房產」投資建設民國城、與仨仁影業共同投資建設唐城,實現遊客量年接待280萬人次,均在管委會成立後實現。2010年,在象山影視基地的歷史上,是個值得濃墨重彩勾畫的一年。

據陳建瑜回憶,2010年時候的象山影視基地,「可以說用經營慘澹、門可羅雀來形容」,而且已經有六七年的歷史放在那裡,不上不下,進退兩難。一方面,當時的象山還沒有通高速,也沒有象山港大橋,用陳建瑜的話來說就是「象山是寧波最偏僻的地方,象山影視城又是象山最偏僻的地方。」交通偏僻是主要的制約因素。另一方面,同在浙江,已經有橫店影視城的成功案例擺在那,再做影視基地,談何容易?所以當時的象山影視城,上上下下,都不看好。陳建瑜也深知「如果做不成功的話,影視城就是政府的一個包袱。」

在巨大壓力下,陳建瑜開始尋找破局點。時任浙江廣電集團的總裁即象山原來的縣委老書記王同元給他支招,讓他把全國的影視基地都去跑一遍。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這家聲優事務所裡都是搞笑藝人,松岡和佐倉沒有一個是正常人


新番誰是你的新老婆?都搶著要公主月,卻不知她才是最好的


為何香港人不愛手機支付,更愛現金?主要是這點


皮蛋最好吃的做法,教你一個大廚常用的秘訣,一大盤上桌搶著吃


1分鐘學會豆腐最好吃做法!往鍋中一扔3分鐘出鍋,金黃酥脆比肉香


大廚教你「拔絲香蕉」的家常做法,酥脆香甜口感好,一次就能成功


自從學會餃子皮這做法,我家1周吃3次,鮮香嫩滑,比肉包還好吃


增肌三要素,你要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