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世代繁榮昌盛,並保留了不少歷史舊址供後人參觀。每年前去故宮遊覽的人口多達上千萬,卻很少有人會注意到一個細節,在故宮隆宗門的匾額上竟然立著一根箭,隆宗門就位於太和殿的旁邊,每年路過的人數也不少,可很少卻有人知道這根箭的存在,難道真的是沒有人能看到嗎?我表示還是打算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才發現故宮上面有這麼一根箭。
故宮,作為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在舊時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故宮的外朝以三大殿為主,主要是皇帝跟大臣辦公的地方,尋常時候看到的舉辦朝會,就是在外朝。故宮建成到現在已經有600年的歷史,這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中故宮住過24位皇帝,朱牆金瓦下發生過無數不為人所知的故事。
其實這得追溯到1814年,那一年嘉慶皇帝帶著大批隨從去到承德狩獵,幾百名天理教教眾趁此機會偷襲紫禁城。嘉慶年間,清朝已經從巔峰時期逐漸開始衰落。嘉慶十八年(1813年),北方爆發天理教起義。農民領袖林清策劃並領導了一支由200人組成的起義軍隊伍直接攻打紫禁城。兵分兩路,東路攻打東華門,西路攻打西華門。
後來的結果就是在一個多月後,說白了也就是那年的十月八日,林清趁著嘉慶皇帝不在宮中,於是就想自己坐一下這個皇帝的寶座,但是當真是那麼容易的嗎,雖然林清買通了侍衛3,但是剛到城門口,宮裡的其他侍衛就發現了林清他們,趕忙就關上了城門,這不,林清沒有進去,直接就是吃了閉門羹,林清自然是氣啊,於是拿起弓箭就在城門上面 射了一箭頭。然而沒想到這根箭竟然留到了現在。
城門關山這些人也是進不去的,於是想方設法的想進去這個裡面,林清的侍衛提議我們還是翻牆好了,但是故宮啊我的哥,你想想,要是這個牆真的是好翻的話,故宮的那些寶物不久都沒了嗎,結果那些林清的頭目還沒翻到一半呢,就被嘉慶帶頭趕來的士兵給射死了,嘉慶看到了城門的那根箭頭,但是嘉慶說不要拔,因為這個是恥辱,要時刻提醒著自己。所以到現在這個箭不允許拔下。
此次紫禁城之變,「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嘉慶皇帝破例向天下發了「罪己詔」。至今隆宗門匾額上留有箭頭,相傳即這次戰鬥的遺蹟。另一位學者薩蘇推測到,這些箭頭可能是晚清時,有皇族子弟用隆宗門作為箭靶,玩射箭遊戲射上去的。不知道你們是怎麼認為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