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最大的魅力,永遠是時代的印記和未來的期許!
前幾日,當我們討論《獅子王》和《千與千尋》孰優孰劣的時候,其實心裡一陣酸楚,我們國產成人動畫到底在哪裡?難道只有《小蝌蚪找媽媽》和《大聖歸來》?
《獅子王》最新電影毀譽參半
而只有當看完國產最新動畫《哪吒:魔童降臨》之後,才大舒一口氣,才真正意識到《獅子王》新瓶裝舊酒已然落後於時代,迪士尼有多麼不厚道。
驚艷的《哪吒:魔童降臨》
作為凝聚著迪士尼多年動畫底蘊的炫技之作,《獅子王》可謂動物栩栩如生、場面宏大震撼,堪稱當今動畫電影的技術標杆。但美麗的外表之後,喚起的共鳴卻寥寥無幾,引起的差評鋪天蓋地,影迷更多在懷念25年前2D動畫的可愛與傳神。
逼真的《獅子王》電影主角辛巴
啃完莎翁《哈姆雷特》最後一口剩飯,絲毫沒有變化的劇情和老套的節奏,甚至連背景音樂和主題曲都沒有一絲新意,留給我們的只有似乎與時代脫節的陳舊舞台感和瞭然於胸的結局。
《獅子王》的節奏與當下脫節了
其實對於電影觀眾來說,需要的不僅僅是情懷,更是與自己生活緊密相連的代入感和給未來生活的啟示感,《千與千尋》18年後再看經典便是於此,《獅子王》空有一身好皮囊卻口碑不高也在於此。
《千與千尋》重映評價頗高
頗為厚道的《哪吒》給了我們一個暫新的視野和觀感,首先他有不亞於迪士尼、皮克斯、夢工廠的畫面與特效,當然我們還是承認在細節方面仍有差距,比如人臉和毛髮的逼真程度......(動畫風格仁者見仁)
細節處理上國產動畫仍有不足
但在場景描繪、人物動作以及畫面剪輯等當方面,「流暢」成為整個觀感的終極體驗。當我們不用再忍受紙片一般的神話人物漫天飛舞,而是享受如國外進口大片一般的3D和CG,這種熟悉感 爽快感油然而生,代入感此起彼伏,驕傲感也就潛移默化的伴隨著劇情隨處可現。
《哪吒》的流暢爽快感隨處可見
當有一個好皮囊的保障之後,《哪吒》最大的成功是對「哪吒」本身故事的好評改寫:一個大家熟悉的神話人物,一個深得民心的封神背景,加之一個出身怪異的妖童,一對正義凜然但又至親至愛的父母,還有一個天賦異稟的美男cp,一個不正經的川普太乙師傅,這顯然已經不是一部《哪吒鬧海》的傳統動畫啦。
經典的《哪吒鬧海》
2019年的這個哪吒畫著煙燻妝和一口「現代漢語」,他心地善良但又極度自卑,嫉惡如仇但又無比矛盾,他渴望朋友但又被各種誤解,他身懷絕技但又造化弄人,他可以嬉笑怒罵耍寶各種梗,又可以極度嚴肅完成自己的使命。這顯然是真實世界的你我他,或者我們夢想中的你我他,最終混合成的一部現實主義題材勵志劇。
現代風格的哪吒
就在無處不在的現代語言包裝打扮下,年輕人無縫接入體驗劇情,直到「我命由我不由天」喊出之時的高潮迸發,正切入了70後、80 後、90後這個觀影主力人群的內心深處,超燃的激情和淚水噴泉而下,這便是時代感給予影片最大的提升,也是影迷買單的最大動力。
與命運鬥爭是哪吒的主旋律
一個痞子孫悟空的歸來與救贖,《大聖歸來》的成功莫過於此;一個為愛情赴湯蹈火的白素貞,《白蛇》的成功莫過於此;一個女孩的成長與洞悉世界,《千與千尋》的成功也莫過於此。只有當一部電影與時代精神掛鉤,讓觀眾找到自己,無論他是學生還是白領、老人還是公務員,這部影片便完成了它的使命。
大聖歸來的成功也在於時代感的切入
《獅子王》缺的便是時代感,漫威宇宙贏得也在時代感!鋼鐵俠和美國隊長早已不是二戰的大兵和戰爭機器,已然成為21世紀生活方式的幻想與標杆,漫威宇宙實際上是我們對未來的期許。
漫威巧借英雄之名在講我們自己夢想的故事
不得不說,《哪吒》是近幾年將外在(技術製作)與內在(時代感與立意)拿捏的最準確、最精準也最平衡的一部國產動畫電影,加之沒有硬傷的流暢劇情與笑梗,高口碑高票房應該是大勢所趨。而彩蛋所出現的《哪吒2》和《姜子牙》的預告,讓人為所謂「封神」宇宙大為期待。
《姜子牙》備受期待
要知道中國觀眾對漫威宇宙的痴迷是一把雙刃劍,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失望與失傳將不斷加劇,中國的文化自信在電影行業始終處於滑鐵盧。「封神榜」的世界觀和人物特色,既符合中國傳統文化架構,又有現代文化改編的土壤,以《哪吒》得水準,我們期待「姜子牙」「雷震子」「楊戩」的後續故事,更期待孫悟空與哪吒的共同精彩對決。
溫馨感人的《未來機器城》
最後,還想推薦一下《未來機器城》這部電影,同樣是國產電影,他有著「大白」一般溫情的男主機器人,有著比較完整的未來機械城市構架,有著比較流暢的打鬥場面,「陪伴才是最重要」的內核也十分感人,《哪吒》和《未來機器城》這些國產動畫電影需要我們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