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尼采
我們是新人,寂寂無名之輩,難以被理解的人,屬於那還沒有被驗明正身的未來的早產兒。
為了達到新的目的,我們需要一種新的手段,即新的健康,它比到現在為止的一切健康更健碩、更有韌性、更加精明、更要大膽、更為快樂。
誰的心靈冀求經歷那延續到現在的一切價值,經歷一切值得期盼的事情,拿定主意決定乘船周遊理想的「地中海」沿岸。
誰想在自己的冒險經歷中體會一下那些實現理想者的勇氣,比如說藝術家、立法者、聖者、學者、智者、虔誠者、預言家、老式的非凡者等等,那麼,誰就必須要有偉大的健康。
因為這類人無法迴避地一再犧牲健康,所以還必須一再重新獲得健康!
我們,追尋理想的阿爾戈船員,在漫漫旅途中也許是勇猛有餘,謀略不足,嘗盡了沉船的苦難,但是我們現在更健康了,並且是一再地恢復了健康。
我們為此獲得的報償是:發現了一望無際的新大陸,理想的彼岸,一個充斥著華美、奇異、可疑、恐懼和不同一般的世界,以致我們沒有辦法來掌控好自己的好奇心和占有欲。
噢,能使我們滿足的再也沒有什麼別的東西了!我們懷著對知識的熱情冀盼,並且視野開闊、見識增加了之後,又怎麼能夠以當代人為滿足呢?
我們毫無疑問地帶著反感、嚴肅的心態去看待當代人的種種目的和企圖,或許還會等閒視之呢。這當然是不夠厚道的,但卻無法避免的呀!
另一種怪誕、迷惑、危險的理想又顯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是不會勸說任何人去追尋它的,因為我們不會把追求它的權利賦予給任何人,這理想只是屬於這些人。
他們純真地和至今為止一切被稱為聖潔、善良、神聖不可侵犯的東西沆瀣一氣,他們認為是「至高無上」的東西——民眾想當然地也以此為價值標準——實則是危險、式微和卑瑣的,至少是懈怠、盲目、暫時迷失自我的。
這看起來是一種符合人性甚至是超越人性的、善意的理想,可是它又常常是顯示是有違人性的,比如,它比之世間的真情,比之一切嚴肅凝重的表情、言語、眼神、道德和使命,就顯露出它的有違人之常情。
然而,或許也是正因為有這種理想的存在,世間才會出現偉大的真情,人們才會有問題的提出,心靈的命運才會出現轉機,時針才轉動,悲劇才會產生……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900),德國著名哲學家、語言學家、文化評論家、詩人、作曲家、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悲劇的誕生》《不合時宜的考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
為您推薦
楊絳: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南懷瑾:做好人好事,為什麼不一定就有好報?
馮驥才:母親百歲記
錢鍾書:真正的交情,向來素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