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個乞討者,整天在街上乞討,對路上衣著光鮮的人毫無感覺,卻嫉妒比自己乞討得多的人,那這個人估計一直就是個行乞者。
如果一位「衣衫襤褸」者,卻心繫天下民生,那這個人會不會成為下一位王,就不好說了。
「格局決定布局,布局決定結局」。簡單地說:站得高,望得遠;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細想之,這些簡單的道理就是你如何定位自己的問題。
成大事者要布大局。一個人的發展往往受各種局限,其實「局限大小」就是格局大小。如果把人生當做一盤棋,那麼人生的結局就由這盤棋的格局決定。想要贏得人生這盤棋的勝利,關鍵在於把握住棋局。
有大格局往往要有眼光。所謂眼光是指在某一時刻,對某領域趨勢準確預測的能力 。首先,你能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能不能透過表象看到事物發展的本質。其次,對於事物的評判已經有自己的標準,並能夠極為準確地根據現在預測未來。最後,是你知道這些道理之後,自己能不能做得到。
一個人有三種思維方式:向後看,看現在,看未來。很多人有個習慣喜歡回憶過去。現在,如果要你換一種思路,把80%的精力花在研究未來上,會怎麼樣?顛覆三觀,刷新三觀,而這正是我們應當做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將活在未來。
關於未來,李嘉誠說領導人應該把精力花在研究未來上,傅盛也多次強調從看過去的思維模式撥轉到看未來,未來正以指數曲線速度襲來,不是每個人都準備好了應對。活下來的物種,不是最強大的,而是最能適應未來環境的。你看到了,提前布局了,那就領先一大步。否則在錯誤的賽道,再努力也是沒用的。
人生在世,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委屈。受得了多大的委屈,就做得了多大的事。受得了多大的詆毀,就能承受得住多大的讚美。
如果能把每次的困難、羞辱和傷害,轉變為成長所需的營養珍饈,以此來調整你的人生格局。那麼,當你打開格局之後,就是你再一次強大之時。而不是事過境遷之後,別人只記住了你爆發的情緒、抱怨的退縮、無奈的嘆息。
正如馮侖曾說,偉大都是熬出來的。為什麼用熬?因為普通人承受不了的委屈你能承受;普通人用對抗消極指責來發泄情緒,但你卻能夠看到愛和光;普通人需要一個肩膀在脆弱的時候靠一靠,而你就是別人依靠的肩膀。
面對委屈時,你真的不需要太在意旁人的眼光,只要記得,永遠對自己負責,遭受困難時,你真的不需要抱怨懊悔,只要記得,每一次困難通常都伴隨著一股動力。
擁有大格局者:有開闊的心胸,沒有因環境的不利而妄自菲薄,更沒有因為能力的不足而自暴自棄。
擁有小格局者:會因為生活的不如意而怨天尤人,會因為一點小挫折就一籌莫展;看待問題常常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最後成為碌碌無為的人。格局不夠,人生成就再高也有限!
不妨嘗試著這樣做:
1、確定自己的價值、目標、願景、夢想,並付諸行動。
2、誠實地評估自己所處的位置,思考自己想要前往的目的地。
3、認真地反思自省過去的經歷,尋找方法去改善,爭取更大的進步。
4、設定生活目標,短期或長期,並為自己的目標設定書面計劃,定期地更新與評估。
要意識到,生活的10%取決於你的遭遇,剩餘90%取決於你對此作出的回應。有什麼樣的格局定位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結局,唯獨就怕,思維的提升沒能真的帶來行動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