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人來說,碰到相似的概念,或者是相似的東西,都是有一些事分不清的。比如脾氣虛、脾陽虛,兩者之間的區別是很大的,但是很多的人卻分不清,為此小編特意給大家說一下,如何區分兩者,並且用2招改善脾胃虛弱。
脾氣是我們中醫裡面特有的概念, 我們身體的很多功能都是由脾氣決定的, 脾氣虛其實就是指脾的運化功能發生了失調,不能按原本的功能正常工作,我們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不能正常地被運輸到全身,這樣我們的健康就會受到威脅,可以說,脾氣好身體才結實。
主症:倦怠乏力;大便糖稀;食慾減退
次症:神疲懶言;食後腹脹;脘腹隱痛,遇勞而發;口淡不渴:面色萎黃;排便無力。
舌脈:舌淡或伴齒痕、苔薄白;脈弱無力。
診斷:舌脈象必備加主症、次症3項即可診斷。
又被稱為脾胃虛寒,指的就是脾的陽氣虛弱,而陰氣過剩的症狀,脾陽虛可以是脾氣虛加重的後果,素體陽虛, 久居寒室,長期吃生令食物、飲食時間不規律、不注意身體保溫都會使陽氣受到損害, 久而久之就變成脾陽虛。
主症:大便清稀甚則完谷不化;脘腹冷痛喜溫喜按,遇寒或飢時痛劇;畏寒肢冷。
次症:腸鳴轆轆;口泛清涎;面色白光白;帶下清稀量多。
舌脈:舌淡胖伴齒痕、苔白滑,脈沉緩。
診斷:舌脈象必備加主症、次症各2項,或舌脈象必備加主症1項、次症3項即可診斷。
1.脾虛證的變化較多,不同病人表現差異很大。但作為氣虛證,不難與心和腎相鑑別,後者各有獨特的定位症狀。比較相關的是胃、腸兩腑。
由於氣虛多歸於脾,胃腸氣虛故多從脾治。因此,確定氣虛,排除心臟、腎臟氣虛,則大多為脾氣虛。
2.脾陽虛即脾氣虛加上寒象,所以不難與脾氣虛鑑別。但脾陽虛有許多兼證,如可出現腹瀉,或水腫,或白帶清稀。
這裡均要排斥邪實存在才能成立牌陽虛的診斷,這裡的邪實主要指濕。
1.脾氣虛,需要健脾益氣,其中四君子湯是必不可少的。原因是四君子湯中含有為補益劑,具有補氣,益氣健脾之功效。
其中黨參為君藥,甘溫益氣,健脾養胃。臣藥是白朮,健脾燥濕,加強益氣助運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滲濕,苓術相配,則健脾祛濕之功益著。使藥是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四藥配伍,便能起益氣健脾之功。
2.脾陽虛,需要溫中散寒,補氣健脾。其中理中湯是必不可少的。原因是由於由人參、白朮、炙甘草、乾薑等組成的藥物,具有治療脾胃虛寒功效。
方中乾薑溫運中焦,以散寒邪為君;人參補氣健脾,協助乾薑以振奮脾陽為臣;佐以白朮健脾燥濕,以促進脾陽健運;使以炙甘草調和諸藥,而兼補脾和中,以蜜和丸,取其甘緩之氣調補脾胃。諸藥合用,使中焦重振,脾胃健運,升清降濁機能得以恢復,則吐瀉腹痛可愈。
以上就是整理了脾氣虛與脾陽虛的一些表現,以及如何去改善,這就是脾氣虛與脾陽虛最明顯的區別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因為不同人的體質,以及用藥方面都是有不同的,為此在用藥之前,最好先諮詢一下醫師再進行調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