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25年,曾被譽為迪士尼巔峰之作的《獅子王》「捲土重來」,再次成為賣座熱點。
在這部動物界的「王子復仇記」中,除了小獅王辛巴之外,備受矚目的就是辛巴的叔叔、大反派刀疤。
(舊版《獅子王》里的刀疤和辛巴)
刀疤殺死哥哥木法沙,奪取王位。幼小的辛巴失去父親,無家可歸。但最終,在朋友的幫助下,辛巴健康長大,最終走向重奪家園的復仇之路。
(《獅子王》里的名場面,拉飛奇舉起辛巴)
電影自然是大圓滿結局。但仔細想想,刀疤的統治最終走向覆亡的原因,除了殺兄奪位、失道寡助之外,是否還有更科學的解釋?
CD君發現,其實,刀疤統治失敗的秘密竟然蘊含在初中地理課本里。
(新版《獅子王》里的刀疤)
刀疤初登王位,草原就「禿」了
電影里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刀疤剛登上王位不久,曾經水草豐沛的王國,開始變得荒蕪淒涼。
當然,電影是為了渲染氣憤,利用布景區分正派和反派:木法沙統治下的草原欣欣向榮,而刀疤統治時期則變得陰森恐怖。
(木法沙統治下的王國,水草豐美)
這是因為刀疤殺兄篡位、不得人心、統治不科學嗎?或許電影想要傳達這樣的含義。但仔細想想,如此設置情節似乎又有些不合邏輯。
木法沙統治時期,擁護王位的幾乎都是食草動物,比如斑馬、羚羊、長頸鹿、大象等等。
相比之下,刀疤以及軍團里的小弟斑鬣狗,都是食肉動物。
按照常理,似乎是食草動物對草原的威脅更大。
而且,刀疤帶領斑鬣狗「開葷」,導致食草動物數量減少,這並不違背自然法則,草原應該更加繁茂才對。
更何況,獅群和斑鬣狗又不吃草,為什麼在他們的統治時期,草原反而瞬間變禿了?
草原荒蕪、動物稀少的鍋,真的應該甩給不得人心的反派嗎?
然而,初中地理告訴你,這個鍋,刀疤背得有點冤!
榮耀大地咋就變成不毛之地?
先來看看故事發生地,《獅子王》電影的主要場景:榮耀大地(Pride Lands)。
(《獅子王》電影畫面)
榮耀大地在哪兒?
電影畫面里經常出現斑馬、長頸鹿、獅子、貓鼬(辛巴的朋友,丁滿)、疣豬(辛巴的朋友,彭彭)、斑鬣狗、大象、山魈等等形象,這些都是非洲常見的動物。
那麼,木法沙和刀疤先後統治的榮耀大地,基本可以確定為非洲大草原。
榮耀大地的靈感來自於橫跨肯亞和坦尚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M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和與之相連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Serengeti National Park)。
(馬塞馬拉國家公園)
對照初中地理課本中的非洲氣候分布來看,榮耀大地基本屬於熱帶草原氣候。
這種氣候類型的分布區處於赤道低壓帶與信風帶交替控制區,有明顯的旱雨兩季。雨季時,赤道低氣壓帶帶來豐沛降水;旱季則受信風帶控制,幾乎滴雨不下。
位於南半球的榮耀大地,其降雨主要集中在11月到次年5月。也就是說6-10月這裡都處於旱季。沒有水源,草木枯竭,榮耀大地自然而然也就禿了。
刀疤篡位前,還是先學學地理知識吧!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刀疤登上王位以後,草原上的動物大量減少,不知所蹤。那麼,動物都去哪兒了?
當然不是被刀疤和斑鬣狗吃了!而是因為動物大遷徙(the Great Migration)。
還記得影片中奔下峽谷的那群野生角馬嗎?正是這場角馬大遷徙,導致了辛巴的爸爸、老獅王木法沙的死亡。
這個場景暗示了當時榮耀大地所處的季節正是東非草原動物大遷徙時期。
(《獅子王》電影畫面)
榮耀大地所處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獨特的地質和氣象環境,造成了顯著的草類生長季節性分布,間接導致食草動物進行一年一度的大遷徙。
旱季時,由於動物們缺少生活必須的水源和食物,它們會大規模遷離此地,去到有充足食物來過冬的地方,並且會在次年開春時再次回到這裡,尋找優質草場,準備產仔。
可以看出,刀疤登上王位之時,正是旱季剛剛到來之時,降雨驟減,水源漸漸乾涸,食草動物大量遷徙離開榮耀大地。
(《獅子王》電影畫面)
再加上刀疤初登王位時帶領鬣狗進行肆意捕殺,加速了食草動物遷離,甚至有不願遷回故地的情況,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獅子王》電影畫面)
然而,幾年後,辛巴為爭奪王位重返家園時,雖然又值旱季,但應該已是旱季的末尾。辛巴奪回王位後,雨季就來臨了。植被又覆蓋了榮耀大地,動物們再次遷徙回了這裡。
(《獅子王》電影畫面)
木法沙和辛巴統治下的一片繁榮景象,與刀疤在位時期的陰森荒蕪形成了鮮明對比。
要怪只能怪刀疤地理沒學好,沒能贏得天時地利,自然也失去了「人」心。
(《獅子王》電影畫面)
倒霉的刀疤還是目光短淺,謀權篡位也不選好時機,一上位就撿了個爛攤子,怎麼能好好鞏固自己的統治呢。
為啥小辛巴成長的地方水草豐美?
但是問題又來了,細心的觀眾會發現,一邊是刀疤統治下的草原,淒冷荒蕪;另一邊是小辛巴成長的地方,樹木繁盛、流水潺潺。同時處於旱季,這是為什麼?
(《獅子王》電影畫面)
這個「仙境」是哪兒?
據製作團隊介紹,辛巴逃離榮耀大地後找到了一處仙境一般的棲身之所,這個靈感來源於肯亞山,其中巨大的植被群營造了雲霧森林的景象。
肯亞山是非洲海拔第二高的山脈,位於赤道附近,氣候和植被的垂直地域分異顯著,沒有明顯的乾濕季。
山地森林生長在海拔較低的山坡上,真正的森林帶是從海拔2000米處開始分布的,在這一地區有長滿苔蘚的樹木。
辛巴、丁滿和彭彭就是在這裡生活的。
《獅子王》電影畫面
這裡的阿伯岱爾瀑布以及肯亞最高的卡魯魯瀑布和湖泊,也成為辛巴看到木法沙倒影的場景,以及娜娜回到辛巴身邊的場景。
(辛巴看到木法沙倒影)
(娜娜回到辛巴身邊)
當然,作為一部童話動畫片,《獅子王》已經儘可能地貼合事實,過多加以科學的解釋反而使影片丟失了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