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王》上映第二周了,這部大走情懷路線的迪士尼「真人版」動畫,卻收穫了相當兩極的評價。
喜歡的多數是因為情懷,不喜歡則是,吐槽迪士尼販賣情懷。
畢竟,毫無變化的故事線,面癱的真獅,既可以說是致敬經典,也可以說是復刻圈錢。
迪士尼不是第一次在「真人」改編問題上栽跟頭了,5月在中國大陸上映的《阿拉丁》也僅僅拿到了3億軟妹幣的票房,敗給同檔期的《哥斯拉2》。
幾部新作的票房口碑都沒能聲勢奪人,但迪士尼的翻拍之路卻沒有絲毫止步的意思。
吶,就以我們都知道的新聞來說,神仙姐姐劉亦菲馬上要出演《花木蘭》了。
這部原版動畫港真是好看的,濃濃的好萊塢腔調與中國古風元素搭配的並不違和。
但如果換成真人來演,情況就未必咯……
同樣官宣女主的還有《小美人魚》,emmmm,僅從畫風就能感受到一股政治正確的氣味。
至少在火火的印象里,美人魚應該是這樣的?
迪士尼《小美人魚》
又或者這樣的?
達麗爾·漢納主演的《美人魚》劇照
總之好像不是這樣的……
除此之外,據說未來還會被翻拍成真人電影的有《木偶奇遇記》、《白雪公主》、《小飛俠》等等……
那麼問題來了,是什麼原因讓迪士尼如此孜孜不倦不知疲憊的翻拍呢?火火覺得主要有三點:
我們今天提起迪士尼,會說它是好萊塢的影視巨頭。
但曾經的迪士尼,真心只是個家庭作坊,而它的成功,就來源於一部部講述傳統童話故事的動畫片。
迪士尼迄今已經創作了60部左右的動畫長片,其中多數是把兒童文學、傳統文學這些公有IP加以改編,然後烙上迪士尼烙印。
你現在再去想《美女與野獸》、《灰姑娘》,想到的形象多數是這樣的——
而不會是一本童話書。
這些童話IP連同其衍生品、線下樂園一起,早已經成為迪士尼資產的一部分。
但是,怎樣才能讓更多人牢記這些IP?
光靠幾部老動畫片或者樂園是不夠滴。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停的重複。
把曾經的動畫IP進行影視化翻新,就是最「巧妙」的重複。
《美女與野獸》劇照
所以說,如果曾經迪士尼的任務是「在原著基礎上創新」,而今追求的則是「把原有的動畫還原」。
不停的翻拍,是為了迪士尼的大局考慮啊!
情懷牌可能不會大獲全勝,但也不至於滿盤皆輸。
《獅子王》儘管遭人吐槽,但卻還有6億的票房和7.4分的豆瓣評分。
《復聯4》的電影其實算不上十分高明,但是大陸票房可以突破40億。
《蜘蛛俠:英雄遠征》為啥有一半的時間都在重溫復聯和鋼鐵俠。
無他,情懷而已。
觀眾在走進影院前,永遠都在找自己熟悉的事物,不管是片名、演員,還是導演。
如果這部電影能引起觀眾心中悸動,那它已經成功了一半。
對於迪士尼來說,與其冒險去推一部新人新作,還不如吃老本來得穩妥。
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迪士尼真人改編類電影持續缺乏創新意識,那自掘墳墓也是遲早的事兒。
其實不能怪迪士尼,現在又有哪個IP沒有真人影視化?
遠得不說,就說說金庸老爺子的小說被「影視化」了多少次?光是小龍女就有9個影視形象。
觀眾對於文學形象也好,漫畫形象也好,永遠都有無窮想像——
哇,這個姑娘辣麼美,真人會是什麼亞子?
所以無數的IP改編劇就如雨後春筍一樣誕生了。
所以,對於迪士尼來說,「真人影視化」也是一塊必須吞完的肥肉。
《灰姑娘》劇照
沒辦法,觀眾就好這口,華美服飾、童話布景,外加美麗的公主,光是視覺衝擊就讓人挪不開眼睛。
憑良心說,迪士尼的真人改編也是有成功先例在前的,
2010年《愛麗絲夢遊仙境》上映,不僅讓它收穫了10億美元的全球票房,而且還得到兩個奧斯卡獎項。
《愛麗絲夢遊仙境》劇照
而《沉睡魔咒》《灰姑娘》《美女與野獸》這幾部電影儘管口碑不一,但也做到了票房數據亮眼,獲獎良多。
《沉睡魔咒》劇照
當然了,失敗的數量也不少,《愛麗絲夢遊仙境2》《彼得的龍》《時間的皺摺》《克里斯多福·羅賓》《胡桃夾子與四個王國》《小飛象》都沒能獲得絕對的成功,
《時間的皺摺》和《胡桃夾子與四個王國》還進入了2018年好萊塢凈虧損排行榜的前五位……
《胡桃夾子與四個王國》劇照
但這場賭博迪士尼卻不得不做,為了鞏固它的江山,也為了迎合大部分觀眾的喜好。
你如何看待迪士尼翻拍的「真人電影」,未來還會去電影院買單嗎?
作者公眾號:電影炸啦(moviesbo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