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學說話有技巧,兒科醫生教你如何把握寶寶語言詞彙爆發期

作者:CUP       2019-07-24 10:38:51


"

TA可能發音還不標準或完整,把車說成「切切」,把吃飯說成「七飯」……

TA甚至可能還帶了點口音,一秒變東北腔、四川話……(如果家裡有方言語言環境的話)

相信很多家長都知道,1-2歲是寶寶語言的詞彙爆發期,這個階段寶寶從開始的牙牙學語,到喊媽媽,寶寶,每一句話都讓寶媽們興奮不已,寶寶學說話中往往也會發生很多趣事,分分鐘引爆笑點:

TA可能對某些詞有自己的叫法,比如TA喜歡把「正方形」說成「bababi」,可以單獨發zheng、fang、xing,但當你說「正方形」時TA會脫口而出「bababi」……

慢慢地,TA說出的話從單個詞變為2個詞、3個詞的組合了,但還不是完整的句子, ,比如「爸爸飯」(爸爸吃飯)、「公園玩」(寶寶要去公園玩),簡明扼要,頗有領導指示的口吻。

既然1-2歲是寶寶語言發育的黃金時期,那麼家長家長就一定要重視,在不同的年齡段運用不同的技巧更好的幫助寶寶學習說話,快看看兒科醫生怎麼說吧。

一歲到一歲半寶寶學說話

語言發育標準:能簡單理解大人說的詞語,但是還不能很好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同時逐漸開始積累自己的詞彙,為了後期語言爆發期做準備。

兒科醫生教你怎麼做

一、重複重複再重複,多聽很重要

研究表明,寶寶在學說話過程中聽到的詞彙量多少是影響孩子語言發育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寶寶聽的越多,會不自覺的嘗試說話,並且會學會越來越多詞,因此,往往處於一個「嘮叨」語言環境下的孩子,說話說的更好。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去超市的時候看到水果跟寶寶說:「這是蘋果,這是桃子,這是西瓜。。。」不斷地重複,等到下次再看到這些水果寶寶就有可能自己說出來!

二、不要太及時回應寶寶的需求

很多家長發現寶寶想要什麼,不等他表達出來就幫忙拿過來,這樣是不利於寶寶學習進步的。即便知道寶寶想要做什麼,寶媽們也要假裝不知道,用引導的方式讓寶寶自己開口說。比如,「你是想要飯飯還是菜菜?」如果是寶寶不熟悉的詞語,你也可以慢慢說出來,多重複1-2遍,這個時候寶媽們就要注意下面幾點了

1、發音標準,放慢語速

這個階段的寶寶畢竟還處於語言學習的初級階段,寶媽們要注意配合他們的節奏,儘量說慢點,同時要讓寶寶看到你說話的嘴型,儘量減少生僻詞,用簡單易理解的詞語和短語,幫助寶寶更好的學習模仿。

這邊有個重點需要提醒各位家長,注意發音標準的同時,少用兒化音,少用方言。

2、名詞、動詞相結合

可以跟寶寶說些簡單的動詞、名詞結合的句子,比如「踢球」、「端碗」、「伸手」等,以後有助於詞彙慢慢擴充。

一歲半到兩歲寶寶學說話

語言發育標準:會簡單的說一些短語,短句子,回使用代名詞,一般來說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進入了語詞彙爆發期,能從平時的語言交流中學習並使用新詞。

兒科醫生教你怎麼做

一、學會「對話式」交流

第一個階段是以教為主,但是這個年齡的孩子,家長就要注意讓寶寶學會自己思考,進行互動式的對話,多留點時間給寶寶進行反饋,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圍,也可以多用問答式來啟發寶寶多說話。舉個例子,「這個是什麼水果?是蘋果還是桃子?什麼顏色的呢?」給寶寶時間讓他自己慢慢的表達出來。

二、同時給出多個指令

可以嘗試讓寶寶幫你做一些簡單的事情,讓TA同時接受多個簡單的指令,來提高語言理解能力。比如,「可以去桌子上幫媽媽拿一張紙嗎?」並在完成後適當的鼓勵和表揚寶寶。

三、多做親自互動,少玩電子產品

很多家長一回家就躺在沙發上刷手機,要不就是看電視追劇,對寶寶愛搭理不搭理,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下,寶寶就會變的不愛說話,多跟寶寶進行一些親子閱讀。在講故事、聽故事的過程中,寶寶可以學到更多的詞彙以及句子的表達。

當然,每個寶寶語言發育能力都存在著個體化差異,早晚盡不相同,有的兩歲能背詩詞,有的兩歲只會說爸爸媽媽,這都屬於正常範圍內,家長們也不要太心急,但是一旦發現寶寶三歲時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就要提高警惕,考慮是否存在語言發育遲緩或者其他問題,及時去正規的兒童醫院檢查,最後補充一句,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幫助寶寶學說話的必要條件,多說多學多練,相信你家寶寶也會出口成章,當一個小話癆。

"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請住口!你的這些「暗示」,正在毀掉孩子


教育部不讓通過微信、QQ布置作業,學生就能減負了?


做耀眼的明星,還是做平凡快樂的自己?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


11張圖,告訴你普通家長和智慧家長的區別


1歲內寶寶,必備40條養護常識


女兒因長得和芭比娃娃一模一樣被說是假人,媽媽無奈曬出兒子照片,網友紛紛表示:服了


曾是歌後,婚姻不幸中年喪女,16次試管嬰兒為把女兒生回來


12位女星演繹泡麵頭:楊冪貴氣,楊丞琳搞笑,她最風情,趙麗穎像女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