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縮水
寶寶出生時體重如果是6斤7兩,可能6天後再稱,也許會是6斤3兩。老一輩人說這是「掉水膘」,生物學上稱為「生理性體重下降」。
主要是由於寶寶生後體內水分丟失較多、攝入量少、胎脂脫落及胎便排出等原因造成的。一般來說生後一周左右寶寶體重會降至最低,10天左右恢復到出生體重。
2-蛻皮
一些新生兒,出生沒幾天,臉上、胳膊、大腿,甚至前胸後背,都開始掉皮兒。有的不太明顯,有的卻大片大片的掉,無疑會讓父母們擔心。
新生兒脫皮其實是常見的生理現象,是每個新生兒的必須要經歷的。新生兒新陳代謝很快,新生皮膚的更替也會造成脫皮的。
3-綠屎
很多父母會發現,寶寶剛出生沒多久,也沒有吃什麼東西,就會拉大便,還是那種墨綠色的粘稠糞便。
這也是正常的,這叫「胎便」。大多在生後12小時內開始排出這種胎糞,一般都是黑綠色的黏稠糞便,是由胎兒期腸道分泌物、膽汁、吞咽的羊水以及胎毛、胎脂、脫落的皮膚上皮細胞等在腸管內混合而成的。一般需要延續2-3天,每天3-5次,濃重的墨綠色才能消失。
4-尿血
還有的寶寶,更嚇人,尿出的尿是紅色的,難道是尿血啦?
別著急,新生兒有時是會出現這種紅色尿。
紅色尿多發生在新生兒出生後2~5天,由於小便較少,加上白細胞分解較多,尿液中尿酸鹽排泄增加,從而呈現出紅色,還可能稍有混濁。
這不是血尿,也不是泌尿系統出了問題,而是寶寶在提醒父母,喂養的奶量不足。如果超過10天還存在這種情況,就不正常了,要及時請醫生看看了。
5-邊吃邊拉
新生寶寶還會邊吃邊「噗噗~」讓人哭笑不得。
這與嬰兒腸胃生理功能「胃-大腸反射」動作有關。只要有食物進入胃內,腸子就會出現反射性蠕動;另外寶寶的大腦皮層發育也還沒有完全成熟,自主控制排便的能力還不足,所以就很容易出現邊吃邊拉,或者吃完很快就拉的現象。不必擔心腸胃問題,只要注意勤換尿布就好啦。
6-吭吭嘰嘰
新生寶寶還會出現小腿蜷起使勁抻,渾身扭來扭去的情況。有時候兩個胳膊緊貼在臉上,使勁擠,臉憋得通紅,還會發出嗯嗯啊啊的聲音,像在伸懶腰又像在努力拉屎。
其實,這是寶寶在長身體吶,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持續1-2個月就會自動消失。
7-睡覺哭笑
很多人會說:新生寶寶睡覺都是半睜眼的,一逗就樂,超級好玩。
老人說是王母娘娘在教她幹活呢。其實寶寶的睡眠分為深睡和淺睡,當他深睡時,眼球不動,很平靜,動他都不會醒;而淺睡時,面部的表情就很多,時而樂開了花,時而哭出聲,這都是正常的哦。
8-經常擁抱
很多父母會發現,寶寶會突然出現兩臂外展伸直,繼而屈曲內收到胸前,呈擁抱狀的一種不安狀態。
這是由於新生兒受到聲音或床的振動而發出的一種反射性動作,醫學上稱為「擁抱反射」。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射,一般到出生後 3- 4 個月會自然消失。
9-體溫不穩定
新生兒的體溫中樞發育也是不完善的,而且皮下脂肪薄,保溫能力差,加上散熱快,體溫常常不穩定。特別是初生時,新生兒從溫度恆定的母體來到溫度較低的環境,體溫往往要下降2度左右,之後便逐漸回升,一般12-24小時內可穩定在36-37度之間。
10-睡覺時間長
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嬰兒都是吃飽了睡、睡飽了吃。對於新生兒來說,每天平均睡眠時間需要18小時,每個睡眠周期約45分鐘,在一個睡眠周期中淺睡和深睡各自交替。
也有少數寶寶,在最初幾個月里就格外清醒,如若看上去精神很好,吃奶的量和時間很有規律,排便也正常,也不必多慮。
點點關注吧!了解更多健康有趣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