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家長「怕影響孩子口音」,拒絕開口說英語

作者:CUP       2019-07-24 10:37:16


"

毛媽平台投稿作者——薇薇安

心理學以及家庭教育資深愛好者,專門研究孩子學習、成長、情感等知識,深切認同「精神富足,靈魂才能光芒萬丈」的教育理念。

最近重溫了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裡面5歲小山竹真是英語發音屆的泥石流。

看見巧克力,小山竹張口就說「巧克樂特」,旁邊的「爸爸」鄧倫一臉疑惑,琢磨許久才明白原來她說的是chocolate.

大家在說自己的英文名,小山竹說自己的英文名叫qiao li,現場沒人聽得懂,字幕組也無能為力,經過了解才得知她的英文名叫Joy。

小山竹說東北英語的可愛模樣,讓人看了忍俊不禁,卻也戳中了給孩子做英語啟蒙的家長們那顆焦慮的心。

山竹的口音,必定是受到了東北家裡爸爸媽媽口音的影響,一想到自己的英語口音,也是帶著濃濃的「土味」,家長們也開始擔憂

自己發音不準確,直接誤導了孩子,讓孩子把自己的「方言味英語」一股腦學了去,該怎麼辦?

1、家長口音不好,不用太擔心

首先,家長不是孩子學英語的唯一來源。

根據兒童語言習得研究,兒童語言的習得是語言習得受到周圍環境提供的語言信息的不斷刺激而形成的。

孩子的口音,取決於聽力輸入的來源。孩子聽誰說英語說得最多,就會受誰口音的影響。

但這並不意味著,家長的口音會「帶偏」孩子的發音。因為家長說的英語,肯定不是孩子英語聽力輸入的唯一來源,更不會是主要來源。

即便是專門教英語的老師,也不可能只用自己和孩子說英語的方式讓他學會這門語言,更何況是說話還帶著口音的爸媽們。

接觸過英語啟蒙或者已經在做英語啟蒙的家長們都清楚,引導孩子學習英語需要齊頭並進。

聽兒歌,看動畫片,看繪本,聽音頻,請外教老師或上培訓班等,這些方法都是孩子可以聽見英語的渠道。

而家長說的英語在這其中的作用,非常有限。

2、孩子有著更強大的聽音辯音能力

日本語言學家Tsukada在其論文上提到,孩子比大人學外語更容易掌握純正的口音。因為2到7歲,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孩子對語音的辨別和模仿都特別靈敏。

而且,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強,語言學習能力非常強大,他們會主動用「知行合一」的方式來學習語言,還能從中精選出適合自己的最佳方案。

當我們在考慮會不會影響孩子的口音時,其實孩子已經自己做選擇了,他在自己聽到的所有語音裡面,自動選擇了他認為比較純正的一部分吸收。

我有個朋友,她的女兒平時是爺爺帶著的,爺爺以前是個教師,也懂得幾個簡單的英語。

閒暇之餘,爺爺也會拿著繪本給孩子念,每一句都有濃濃的口音,即便這樣,朋友也從未阻止過爺爺給女兒念繪本。

等到孩子5歲之後,口語非常流利,絲毫沒受到爺爺的影響。雖然不能說每個單詞和音節都非常地道,但是已經非常不錯了,口音碾壓許多大人。

她女兒的英語來源,主要還是來自於其他純正的視音頻材料,和爺爺的互動,主要是提高了她學習英文的興趣。

3、孩子口音好不好,家長做法是關鍵

家長越不說,孩子越是學不好

社會學家認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行為,尤其是情緒,是幼兒心理健康發育的直接影響因素,父母的行為是孩子的標杆,是孩子學習心理的影響指針。

家長扭扭捏捏,不敢說、甚至抵抗說英語,孩子對英語也會產生抗拒心理,認為說英語其實是不好的事情。

父母先做榜樣,不僅可以帶動孩子學習英語的學習情緒,也會給孩子帶來莫大的鼓勵和支持。

即使父母和孩子每天只講幾個單詞,也能讓孩子明白,父母在關心他們的學習。

孩子有自信說,他們就會大聲說,多練習,口音問題就能慢慢解決。

家長和孩子一起練習,共同進步

教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教育本身就是成長,既然口音不夠好,家長可以多做準備功夫。

在給孩子對話或閱讀之前,先看看視頻、聽聽音頻,父母先練習,再教給孩子。

碰到不認識的單詞,可以藉助電子詞典,把詞意、讀音先了解清楚,再和孩子互動。

爸媽提前了解,就能知道繪本裡面的故事和特色,在給孩子讀繪本時,可以適當地補充一些書本外的知識。

這樣,不僅能和孩子互動,還能增強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對英語詞彙,句子的認識和理解能力也會加深。

如果家長覺得自己的口音確實慘不忍睹,也可以採用放錄音的方式,讓孩子一邊聽一邊翻看繪本。

要注意的是,這個過程一定要家長和孩子一同進行,而不是給他手機或者平板,讓他自己播放,自己去干別的事。

所謂啟蒙,必定要有人帶領孩子。要想孩子在英語這條路上走得更加順利,家長是不能缺位的。

為孩子打造純正英語浸泡的環境

英語的學習受環境影響,成功的語言學習離不開一定的語言環境。英語的學習環境可以分為自然交際環境和學校課堂環境。

家長需要做的是,根據孩子已有的英語水平和思維範疇來設計和形成充分而良好的英語學習的語言環境和情景。

要想把孩子受自己口音影響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儘量讓孩子能夠接觸到更加純正的英語。

除了給孩子說英語,讀英文繪本之外,還要從其他渠道引進更加純正的發音。

在英語啟蒙早期階段,可以讓他們先聽繪本或者兒歌,循環的聽可以培養孩子英語的語感和音素的認知能力。

年紀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給他聽有聲書,或者一些動畫片的音頻剪輯版。

孩子在大量收聽純正英語的基礎上,就能通過模仿純正英語音頻中的發音而修正自己的發音。

4、關於孩子的口音,有幾點要注意

根據兒童語言習得理論,孩子語言習得大致會經過幾個階段。在這些階段中,他們可能會犯一些錯,可能會有一些不合常理。但這些錯誤並不是隨意的,它們反映了孩子正在構建自己的語言體系,所以,在幫助孩子英語啟蒙時,要注意幾點。

挑剔和嘲笑會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如果孩子能夠大膽開口說,達到學習的目的,對於口音多少,爸媽們不必過於挑剔,更不應該嘲笑。

7歲前是孩子學習第二語言的絕佳時期,我們不能凡事追求完美,一遍遍去糾正孩子的口音,這不僅會剝奪孩子自我認知錯誤的過程,更會讓孩子失去開口說英語的信心,進而把重要的發音、詞彙量、語法和流利度都棄之不顧。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這是日本父母所引發的育兒深思


家長贏了老師,很可能會輸了孩子!文章雖短意義深遠,建議都讀讀


一定規矩就被打破?讓孩子「守規矩」的前提,是家長要有「原則」


寶寶睡覺時突然大哭,到底為什麼?看完5個原因你就踏實了


爸媽必備!0-3歲育兒錦囊68條


幼兒不宜過早學的9件事,父母必知!(轉給家長)


中了5條以上,說明你真的受傷了……


小姨養我11年,她生病我轉賬8萬,手機震動兩下,我從頭涼到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