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撂下父親的電話,本來少有溝通的父子關係似乎融洽了不少,只是內容讓我覺得沉重。
童年的回憶里,他們是那麼年輕的,有著使不完的力氣。我生長在農村,從小耳濡目染就得學會做兩種飯,人吃的,和豬吃的。媽媽的背簍明明都快比她的身軀還要大,卻能背起滿簍的紅薯藤,撐起一個家。
父親年輕的時候做過好幾種職業,割松油,燒磚窯,乃至於後面的做工地。仿佛碌碌無為的一生,年少時我總嗤之以鼻,覺得父親這輩子懦弱無為。但就是這個瘦弱的漢子,讓我們家從瓦房變樓房,樓房又換成了單元。
小時候父母對我的管教甚嚴,很慶幸從小有他們陪伴在我身邊,因為同村的孩子基本都是留守兒童。不許說髒話,不許惹事,不許有任何不良習慣。曾經一度認為這樣把我培養成了一個懦弱內向的孩子,是他們的教育過錯。但父母只能如此教誨作為根本。出身社會後,哪裡還能學到良善?
轉眼間,我終於長大了,但他們也老了。開始兩鬢生出白髮,開始無精打采,開始感嘆自己老了……
隨著他們一點點變老,對我也越來越顯得和藹。甚至從小連我讀幾年級都不知道父親都開始關心我的生活。我能感覺到他們的孤獨,他們怕了,怕老了。惶恐著日益衰老的身體,惶恐著老年的孤寂。
電話里,父親說老家的房價行情特別好,媽媽看了好些個地方了,等咱們現在這房子拆了,還是回山上去住……
我能聽出來,他們太想再買套房了,但就是不跟我提錢的事。
人老了,手裡就想有點東西才踏實。但我今年行情低迷一直在賠錢,最怕的就是這種面對至親的無能為力。還有就是老生常談的我的婚姻大事,我知道他們心裡特別著急,但我真的毫無辦法!
所以,我已不孝。我多希望他們能再挺直腰板,再罵我一遍教訓我一遍。回到你們還年輕,我還小的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