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一下,北京的那些23點的故事。
北京是一個很神秘的城市,已經浪蕩過4年的我,如今還是這麼認為它。大多數90後的人對北京的定義,可能或許很簡單:我為什麼來,而不是其他的城市。結果無非都離不開這個理由,一線城市,可以奮鬥,對未來有無限大的可能性。但是在老家呢,一眼望到頭的感覺,我不想。嗯,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是通過了這幾年的奮鬥,還是會覺得自己一無所得。
每個人奮鬥的點不一樣。很多人覺得以錢為主,很重要;還有的人認為閱歷很重要,積累經驗。確實,我覺得都很重要。但是北京是一個沒有感情的城市,有的只是那些利益的最大化。
長大之後覺得一天的時間過得很快,不曾給一點對自己人生思考的時間。那麼,只能壓縮睡眠時間來爭取。不得不說,深夜的時間來思考,真的很真實。既沒人打擾,也可以放下工作的思緒,專心的思考。也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做點自己喜歡的事,也可以微醺暢談,聊一些喜歡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來詮釋這深夜的北京。這裡有很多故事,有走心的,有很淚點的,有狂喜的,有安逸的...
我喜歡有自己的時間,做屬於自己的事,不需要打擾,但是需要肯定和欣賞。這些事,能洗去我一身的疲憊,忘掉白天的煩惱,我會很用心,很付出。但是在一般的情況下,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如果沒有一個很強的自律性,會打亂自己的節奏。不妨,給自己調一杯酒,加上一片檸檬,會讓自己的時光豐富多彩,樂趣頗多。
下面開始說說作者23點的時間。
首先,自己的時間多少取決於到家的早晚。一般來說,如果8點到家,那麼就有充裕的時間來給自己做一頓有格調的晚餐。什麼叫有格調的晚餐,就是那種簡約並不簡單的。每天學一道菜,也是自己的成長。飯後,坐在自己的桌前,我更喜歡叫自己的studio。用濕巾把落得每一絲灰塵擦拭乾凈,然後打開電腦,響起來網易雲的聲音,拿出紙筆,就能寫上一大段故事。我喜歡寫字,而且最近迷戀上把寫得字裝潢在相框里,不僅既有裝飾感,也有那種古風氛圍。
其實寫得不是字,而是在此時此刻的心境。其實每一筆都不簡單。寫出了大好河山,卻沒有那麼氣勢磅礴;寫出了悲歡離合,卻難逃悲歡離合。
其實有的時候真的就是電影里說的,現代人的崩潰是一種很安靜的崩潰,多少人表面歡笑,背面憂傷。小時候的多情故事,現在都變得索然無味。別讓我做我不想做的,就是快樂。
自律的核心是堅持。自律是一種習慣,當慢慢適應了這種習慣,就會體會到其中的快樂。最簡單的自律,就是很多人說的身體和靈魂要有一個在路上,只有行動起來才能感知的到。自律其實就是一種輕度的自虐。這個以後再發文闡述我的觀點。
預告:
可能在深夜的某一個時刻,好久不聯繫的朋友會突然的費盡心思的找你。但是,如今的社會,相信一個人太難。可能你會提防他的每一句話,謹防掉坑。但殊不知對方來意,也不敢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