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經濟:你都不知道一個人生活有多爽

作者:CUP       2019-07-24 10:31:31


"

親密關係,還是必須的嗎?/ 電影《她》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寫到: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一個孤獨的小人遙望地球,是我們幾乎每天都會見到的微信開屏畫面,而今這個場景似乎成為許多年輕人的寫照。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放棄熱鬧,獨自生活,習慣一個人吃飯、睡覺、看書、旅行,把孤單過成一個人的狂歡。

精明的商人,總是能第一時間嗅到商機,把孤獨變成一門生意。

孤獨,是可以賣錢的,比如劉同老師這本大作。

單身型:一個人活出一個家庭

在今天,年輕人們不僅不結婚,甚至連戀愛不談了。

《中國統計年鑑2017》顯示,我國單身人口總數已達2.4億以上,也就是說,每六個人,就有一隻單身狗。新周刊在《中國社會十大症候》中將這種缺失形容為「愛無力」——

怕表白被拒,又怕不努力追求就沒有然後;怕戀愛太麻煩,又怕一個人太孤單;有伴侶怕不忠誠,沒伴侶的怕連渣都遇不上;怕結婚不自由,又怕不結婚只剩下自由;怕生孩子養育不易,又怕不生孩子養老太難……

圍城內外的人都在變,結婚率逐年下降,離婚率逐年上升,恐婚恐育的焦慮都太過真實。選擇單身生活的人太多,並且越來越多。

在中國,未婚、一個人生活的空巢青年群體已經超過5800萬,而這個數字還在不斷攀升。

5800萬人背後的蛋糕是誘人的,倡導小而美的單身公寓如雨後春筍興起。

30-40平左右的小戶型公寓人氣高漲,簡易廚房、組合浴室廁所、床位在同一室俱全,將具有社交屬性的健身場所、食堂、書吧、會客廳,從私人住宅內轉移到共享社區中。

家居用品和家用電器也為了適應住宅空間的縮小而相應地迷你化。迷你的書架、冰箱、書桌、衣櫃等商品在各大平台暢銷,普遍在正常體積的三分之二以下,價格也很美麗。

日本微型公寓 來源:the japan times

斷舍離式的簡單生活備受推崇,生活質量不會因為選擇少就打折,不信看看喬幫主的家和扎克伯克的衣櫃就知道了。當在大城市買房已經從願望變成奢望,年輕人學會了對自己的生活要求做減法,一個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的居所,就足夠成為一劑心靈安慰。

獨居生活已成新趨勢,它是一種脫離於傳統的家庭關係而產生的新的生活方式,無關褒貶,只是個中性詞。(當然,大部分的爸媽可能不這麼想。)

生活方式的改變,也影響著個人精神需求的變化。

美國電影《Her》中的人工智慧作業系統薩曼莎,可以向孤獨的男主角西奧多提供情感慰藉,雙方在虛擬環境的交流中產生真情實感,而這一場景正在從電影變成現實。

2018年日本一份「與AI人工智慧戀愛」的調查報告顯示,參與調查的六成日本男性願意和AI談戀愛。他們認為,對著虛擬人物談戀愛消耗的精力遠小於跟人談戀愛,但收穫的精神滿足和治癒感並沒有減少。

初音未來,多少人的女神

越來越多的智能產品,也不再滿足於單向接收指令,而是以「孤獨解藥」為定位,力求與用戶達成雙向互動。

繼Siri等手機語音助手已經成為標配功能之後,智能音箱成為時下最受歡迎的人機互動型產品之一。

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中頻繁出鏡的小度,不僅可以根據人類口令進行報時、播報天氣、播放音樂、控制其他相連結的智能家電等執行操作,還可以提供聊天對話等個性服務,陳偉霆就跟它玩得不亦樂乎。

市場上同類的產品還有小米的小愛,微軟的小冰,阿里的天貓精靈,喜馬拉雅的小雅等。

陳偉霆與小度

單身式的消費生活,背後不僅是一種經濟現象,也是一種社會現象。它反映了時下年輕人高度的自我認同和對個體的推崇,獨居保有了他們內在的自由和獨立。

當然,這種狀態不一定是永久的,獨居者中確有許多人認為他們最終會回歸家庭,尋找伴侶,獨居只是暫時狀態。但他們同時也知道,生活不一定就能按部就班跟著想法走。

「人們開始改變傳統,卻依然不確定新的生活究竟何去何從。」

和中國相類似,婚嫁和家庭曾一直是日本女性生命中最重要的話題。但今天,好像不一樣了。/ 電影《秋刀魚之味》

懶人型:比起孤單,他們更怕麻煩

喜歡一人行,有時可能僅僅是因為省事。

比如,一個人吃飯的好處是,把選擇權還給自己,不必為了今晚吃什麼,買菜應該買A還是買B,口味應該偏淡還是偏咸,而跟第二人甚至第三人相互遷就和扯皮。

吃飯時省去了四目相對還要找話題聊天的步驟,只有自己與美食連結,專注品嘗食物的味道,耗費的時長變少了,省下了充裕的時間做更多的事。

各種一人食餐廳應運而生。

當一個人吃飯成為時髦。/ 《孤獨的美食家》

日本的Gusto烤肉店,每個席位都是半封閉的單人包廂,配備電源、餐具盒、調料瓶,不限時間,想待多久都可以,為單獨吃飯的人留出一份安全感。

荷蘭的Eenmaal餐廳沒有隔板,每個食客獨享一張小方桌,椅子的不同朝向避免了彼此眼神的直接接觸,無需承受壓力而可以盡情享受專屬的佳肴。

不用狼吞虎咽,不用在意他人異樣的眼光,好好吃飯,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孤獨的美食家。雖然某些餐廳出於「一個人吃飯好可憐」的關懷,在獨食者對面放上一隻玩具熊,不過有一雙空洞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你吃飯,不是更加瘮得慌?

科技的變革,城市化的發展,會催生大量生活支持型服務和產品。

東京,地鐵上的男女顯露疲態。/ Liam Burnett-Blue

藉助網絡和技術手段,人際之間的依賴程度大大降低,即使沒有家人和朋友的介入和幫忙,一個人生活也可以很舒服。

屋裡髒了,不想打掃,APP上約個清潔阿姨,百十來塊搞得里外都鋥亮;買東西,網上下單,幾天後快遞小哥就會帶著驚喜,樓下等你;去陌生的地方,不需要地陪,打車軟體和地圖導航能帶每一個路痴找到目的地;搞不明白的問題,不用求助親朋好友,網際網路上就能搜到最專業的答案……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騎行中國387天,額爾其斯河邊布爾津童話之城


人生的道路上絕非坦途,別和往事過不去,早安


生活,其實很簡單,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擁有水滴石穿的堅持,一切都會改變


人到中年:不喝三酒、不比三物、不走三親


20條語句,讓你人生更加清醒


紀實:兒子被執行死刑前,寫給老媽老爸的「遺書」


如果有花園一定要做一個藤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