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不久就是九月份了,也是大多數大學開學的日子。爸爸媽媽們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學校,再多不過一個星期,就要滿懷不舍的離開。在家的爸爸媽媽們心裡牽掛著孩子,卻又不太敢打電話,怕是耽誤了孩子的學習時間。可爸爸媽媽們啊!孩子心裡說不定也有好多的話想對你們說啊!接下來是一封大一學生的內心獨白,不妨一起看看他內心的想法。
我默然站立在雕塑旁望去,心中興奮異常,這就是大學,自己即將生活四年的地方。
報道之後,不遠萬里送我來校的父母到底也要歸去。別離之際,二三話語,或許就概括了一切。兩句拜拜就是兩段截然不同的心情。騎著共享單車先走的我,留給父母的是背影。現在想來,我那時的心中竟是一片空白。沒有離別的傷感,也沒有入學的欣喜。或許那時,兩種情感相融,以致空白無感。可到了夜裡,與母親的通話中,母親的一句「你自己注意」成了我淚泉噴發的引子。那種離別的愁緒竟無從抑制的噴發出來。離別太過沉重,讓人瞬間落入無助的境地。是不是所有的離別都註定孤獨?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遇,可為什麼偏偏離別本身讓人痛不欲生。當然離別是瞬間的,痛苦也就在那一時顯得格外的濃烈。
在與室友的相處中,離別的傷感,也漸漸地減弱。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
作為一個從小縣城來的我,在與室友們的交談當中發現,自己的談吐與見識,竟然完全和他們不在一個層次上。甚至有的時候他們說出一個新奇的詞彙,我都得上網查一查這是什麼意思。相識不久,這些顯得自己很無知的問題,羞於出口。他們所說的話,本無意針對,可卻因為自己與他們的格格不入、無話可說,在自己聽來竟有幾分刺耳。
但是日子漸漸溜走,你其實發現這些室友也都是有趣的。其實啊,大學一場室友一場,大家來自全國各地,四海八方。每個人自然會有不同的見識,不同的經歷。誰也沒必要,為自己略顯淺薄的閱歷而感到自卑,感到與他人格格不入。
在你眼中所謂的與室友不和,其實是你自己與自己過不去。你為什麼一定要與室友們去比較呢?不懂的事直接發問,難道不更好麼。又有誰會因為你的一兩個問題而嘲笑看輕你呢?與室友的相處,擺正自己的心態,就會有截然不同的局面。
室友們正拿我打趣,說我填寫了那麼多份組織報名表,過的卻寥寥無幾。我也正一個人黯然神傷。從那種我自我感覺良好境地出來之後,才發現世界是如此之廣,自己又是何其渺小。永遠不要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仰望漫天星空,我們都只是浮世中小小塵埃。當自己還不如沒有能力成為太陽普照大地的時候,不妨先低下頭,踏踏實實走好前進路上的每一步。無端自大的抬頭,只會讓自己被太陽奪目的光輝所傷害。
初入大學的我們會遇上許多新鮮事物,而其中也會有離別,相處,失敗……我們就宛若這些問題之土上的芽兒,土壤雖然僵硬,我們也得開出自己的色彩,點綴色彩繽紛的大學校園。
由此可見,不少准大學生們進入大學校園後,或多或少都會在待人接物上出現問題。無論您的孩子是積極活潑,還是安靜孤僻,爸爸媽媽一定要多和孩子溝通問題。多少孩子因為遇上問題沒能及時走出來,影響了學習生活。如果這個時候有爸爸媽媽的陪伴,或許會好很多。
當然,孩子都已經是大學生了,或許爸爸媽媽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可以選擇一種平等商量的態度。在和孩子親近的同時,又不至於和孩子爆發衝突。或許這樣更有利於和孩子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