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境內峪道眾多
如同一條條寬窄不一的血管
分布在陝西這座「父親山」的肌體內
在十多條著名的峪道
如峙峪溝、清峪、輞峪、岱峪
東湯峪、藍峪、流峪等之中
道溝峪是十分獨特的一個
道溝峪在西安東南約60公里處
為秦嶺72峪之一
以深、奇、幽、險著稱
進入道溝峪
山巒連綿起伏
盎然的綠意撲面而來
在數座翠峰的合抱中
一峰獨秀於藍天下
造型酷似鷹嘴
歪嘴崖位於流峪和道溝峪之間
可以說是當地的「地標性」山峰了
盛夏,雨後初晴
道溝峪里到處都如水洗過了一樣明凈
樹高葉茂,滿目青翠
野花競放,蜂飛蝶舞
這灞河源頭的奇山秀水
期待著與你邂逅
一片青磚瓦房,幾分江南韻味
道溝峪長31.9公里,其在灞源鎮有北川、東川兩大支峪,兩峪在灞龍廟(灞源街)西南相匯,至九間房鎮馮家灣出山。北川南側有三條溝道,以青坪村為界。
這裡曾是灞源古道上的一個驛站,明清直至民國時期,都是騾馬馱運及肩夫擔挑必經之地。當年這條古道上人流往來,十分繁華,可謂是古道上的一顆明珠。
如今青坪村依然保持著原生態的自然風貌,青山環繞,青磚瓦房,青石門墩...村路上、房前屋後到處是一簇簇、一捧捧開得茂盛的鮮花,空氣中透著一股股清香。
八百里秦川
八百里秦川
盛夏的村落寂無人聲,雞咕咕地叫著,鳥啾啾地從樹上飛過。農戶的院牆用石頭整齊壘起,果樹圍繞四周,青桃綠杏從樹葉間探出頭來。
八百里秦川
聽村人介紹,他們的祖輩大多是明末清初從江蘇、湖北、湖南、安徽等地遷移或逃難過來的,因此村中保留有江南清秀的韻味。
八百里秦川
村裡建有一個民俗展示館,栩栩如生地展現了灞源先民以及當下山民們的生活場景:大土炕、大鐵鍋,人們穿粗布衣勞動、吃洋芋蛋兒,做豆腐換錢……讓人如臨其境,醉身其中!
這裡是紅色革命老區,在這裡誕生了藍洛地區第一個紅色革命政府—藍洛縣人民民主政府。土地革命時期,這裡曾是藍洛地區革命鬥爭的策源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先念、汪鋒等同志曾轉戰這裡,並留下光輝的足跡。為此,青坪村設立了灞源革命紀念館,向人們講述這一段段鮮為人知的革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