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看到陌生人就哭、叫他打招呼都不理,是不是讓父母很煩心呢?其實大可不必!這個社會已太美化外向的優點,其實並非活潑就是優勢,內向的高敏孩子更有獨特天賦,只要順性而為,不必強迫孩子違逆本性才是最好的教育。
內向孩子的高敏天賦
個性內向或外向與孩子長大之後的成就完全無關,演員強尼戴普(Johnny Depp)、潔西卡艾芭(Jessica Alba)都說小時候不喜歡跟陌生人接觸,也不喜歡被注意,但他們長大後都成了成功的演員!其實個性本來就天生的,有些孩子喜歡鎂光燈、刷存在感,不論做什麼都希望父母大聲鼓掌,隨時注意有沒有觀眾;有些孩子則天生喜歡躲在角落,細心觀察,在人多場合更懂察言觀色,簡直是天生的觀察家。爸媽最重要的任務不是改變孩子的天性,而是幫助孩子發揮天性,找到屬於孩子的舞台。
高敏感族這絕非是病,而是天生感官比一般人敏銳,反映出來的表現可能是哭鬧、不合群、無法溝通。因此別責怪孩子難教、難搞、難相處。下面是高敏感兒檢測量表,來看看你家寶貝是不是屬於這類人群:
容易過度接受刺激、能敏銳察覺細微變化。
能深度處理信息。
會提出逼近核心的尖銳問題。
會似懂非懂地使用大人們說過的話,完全不符合自己的年齡。
有幽默感。
會去思考各種可能性而慎重行事,因此遲遲無法下決定。
會仔細觀察後再思考,因此比較花時間實際採取行動。
過度接受刺激而疲累不堪。
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只敢在熟人面前展現本色。
衣服稍微濕或弄髒就哇哇叫,明明一點也不影響外觀。
過度興奮後,當天晚上會睡不著。
很怕痛。
過度在意天氣的冷熱、弄髒的手腳、濕掉的衣服、不合腳的鞋子等。
很怕別人給他的驚喜。
受人矚目或被考量實力時,就無法發揮應有的實力。
情緒反應大、尤其是同理心很強
根據研究,每五個人就有一個高敏孩子,其實比例並不低,這些孩子雖然天性內向、擅長思考,也有很多在長大後成為出色的外交家、藝術家、甚至是政治家、科學家跟演員。他們經由後天學習不但能在社交場合遊刃有餘,在心靈層面的思考更能直逼問題核心,是非常優秀的孩子。
至於爸媽該怎麼鼓勵天性害羞的寶貝呢?
一、以鼓勵代替譴責
首先絕對不要譴責孩子退縮的行為,你可以提醒孩子表現禮貌,但如果孩子不願意,這時候請對其他大人說:「不好意思,孩子需要一點時間熟悉」但別勉強小朋友表現出外向的樣子。
二、多給他一點時間
並非每個孩子都能接受陌生人,因此不要輕易逼孩子給陌生人抱、逼孩子主動與人玩,要是小朋友表現出不耐煩或是哭鬧,就表示他不喜歡。
三、陪伴勝於一切
家長一定要明白孩子的天賦,陪著孩子參加團體遊戲,鼓勵孩子自己玩,鼓勵孩子參加團體活動,可以在你家或是孩子的同學家玩,如果孩子一開始有點退縮,你可以跟著一起去,慢慢熟悉之後他就會自己主動參與了。
四、不必過度安撫
對高敏孩子來說,過與不及都不好,過度安撫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發生的事情很可怕,之後就會更不敢嘗試。
五、用讚美鼓勵孩子的社交行為
明確的指出孩子哪裡做得好,例如:「我覺得你剛剛跟那個小朋友打招呼的行為好棒,你有看到他笑得多開心嗎?」千萬別說「你看那個誰都不會害羞,他多有自信」這樣會貶低孩子自信心,於事無補。
平時通過語言的訓練也能開啟高敏孩子的一片天,用聊天方式創造母語環境,更能讓小朋友練習看著別人的眼睛說話,這是表示專心與尊重,父母要讓孩子感覺到你對他的信心。對於內向的孩子應多一些空間,讓每個孩子發揮天性,才能讓這個世界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