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0-3歲的時間段內,大腦發育十分迅速,若是沒有抓住這個大腦發育黃金階段,怎麼都彌補不回來,但怎樣做才能為寶寶大腦發育助力呢?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他們的大腦重量只有成年人的1/4,但是!當他們在3歲左右,大腦重量就能達到成人的4/5,這短短三年,也被稱為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名詞——突觸,它是我們進行複雜腦力活動的腦中組織,可以說,突觸的數量越多,就意味著人越聰明。
一般來說,新生兒腦中的突觸數量一般只有成年人的1/10,可當到了2歲左右,他們腦中的突觸數量就已經跟成年人的差不多,而3歲左右的他們腦中的突觸數量幾乎是成年人的2倍之多,是不是非常驚人!
因此,在這段時期我們可以驚喜的發現寶寶幾乎每天都在給我們驚喜,每天都有進步,可惜的是這一階段是寶寶腦中突觸數量的頂峰,從3歲往後,突觸數量會逐漸降低,直到14歲左右時,突觸數量就跟成人相當了。
為了能儘可能的把握住寶寶大腦發育這段關鍵時期,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幫助寶寶大腦發育。
一、做好早期教育引導
早期教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早教,千萬別以為早教就是系統的教給孩子一些技能或者知識,只要是幫助孩子發育都可被稱作早教。
寶寶0~6個月時是大腦細胞增殖的高峰期,6個月~3歲則是神經系統髓鞘形成的高峰時期,做好早期教育工作,爸爸媽媽們可以從這三點入手。
1、給予寶寶適度感官刺激
寶寶的感覺主要有視覺、聽覺、觸覺,尤其是視覺,寶寶一出生就已經有光感了。
視覺刺激
對於新生兒,爸爸媽媽可以在白天陽光不強烈的時候帶寶寶去戶外感受光線的刺激,也可以在家裡給寶寶看一些黑白卡片以及比較鮮艷的顏色,吸引寶寶目光注視。
等寶寶能識別更多顏色,就可以給寶寶看各種美麗的圖片,帶寶寶到戶外感受現實世界的多彩。
聽覺刺激
輕柔悅耳的聲音能起到刺激寶寶聽力的效果,爸爸媽媽可以跟寶寶說話、講故事,也可以放好聽的歌曲與音頻,觀察寶寶對哪些聲音反應更大,找出寶寶喜歡的聽覺刺激方式。
觸覺刺激
觸覺即對寶寶的皮膚施加刺激,包括輕柔的擁抱寶寶,與寶寶皮膚接觸,也包括讓寶寶觸摸不同質地、形狀、性狀的物品,鼓勵寶寶用觸覺探索世界,很有助於加強觸覺神經細胞與中樞神經的聯繫。
2、訓練寶寶的各種能力
寶寶的各種能力與大腦發育之間的影響都是相互的,因此,訓練寶寶的各種能力發展,不僅可以促進大腦發育,反過來,大腦發育也會更有助於各種能力的發展。
肌肉動作能力
肌肉動作能力包括大動作和精細動作,大動作即是寶寶腿部、手臂、足部以及全身大幅度的動作,而精細動作則主要是手部肌肉的靈活動作,肌肉動作尤其是精細動作直接影響寶寶大腦發育。
訓練寶寶肌肉動作主要方法是藉助各種玩具來與寶寶互動,由於寶寶肌肉動作發育節奏較快,玩具更新和玩法也需要頻繁的改進。但是!每個階段如何引導啟蒙以及匹配哪些玩具真的是普通新手爸媽無暇研究清楚的。
語言表達能力
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逐漸發展出強烈的表達慾望,但想要培養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則需要爸爸媽媽日常多與寶寶交流,試著跟寶寶說一些豐富頻繁的話語。
也許寶寶暫時不能明白意思,但時間久了,寶寶會因為模仿而逐漸訓練出更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分析思維能力
在寶寶有一定的自我意識後可以嘗試通過對寶寶進行一定思維訓練,可以有效地刺激他的大腦神經網,不但鍛鍊寶寶分析思維能力,對於以後寶寶的成長也是非常有利的。
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描述概括喜歡的小故事、對玩具進行分類訓練等,讓寶寶增強對世界的認知以及分析。
情感社交能力
寶寶的情感社交能力可以說是寶寶大腦發育在情感方面的主要體現,如果家長重視寶寶情感社交能力的發育,就需要以身作則,積極回應寶寶的情緒和言行,讓寶寶感受到爸爸媽媽散發出的友善、愛意以及寬容。
等寶寶稍大,別忘了鼓勵寶寶多在外面與小朋友玩耍,遇到矛盾注意選擇適當的解決方式。
三、寶寶攝入充足營養
0-3歲是寶寶的幼兒期,寶寶的大腦發育和身體健康離不開充足營養的支持,合格的父母一定要做寶寶專用的營養師,不管是寶寶吃母乳/奶粉還是開始添加輔食後都保證讓寶寶攝入足夠的營養物質。
1、母乳/奶粉
6個月以下寶寶,沒有什麼比母乳更有助於他們的大腦發育,母乳中所含的各種營養物質足以滿足寶寶的身體需求。
但是對於因各種情況無法母乳或無法完全母乳的寶寶也不要一味排斥奶粉,為寶寶選擇合適的奶粉也是能夠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的。
這其中母乳與奶粉混合喂養的情況需要多加註意,要讓寶寶的腸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不可以剛剛喂完母乳,立刻給寶寶吃奶粉,這樣很可能會傷害寶寶腸胃哦!
2、輔食
正常發育情況下,寶寶6個月後就可以添加輔食,並且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添加的輔食、種類等也會有所改變,輔食會逐漸成為寶寶攝入營養的主要來源,在給寶寶添輔的時候可以參考以下標準。
• 添輔初期
在寶寶剛剛接觸輔食之初,爸爸媽媽別忘了還是要以母乳/奶粉為主食,這時的寶寶需求最大且母乳/奶粉已經無法滿足的營養元素就是鐵,因此,含鐵米粉很適合此時的寶寶。另外,也可以食用根莖類的菜泥。
• 添輔中期
寶寶添輔後如果沒有出現異常,就可以按照身體發育情況逐步接觸更多的輔食,注意一定要按照種類單一至多樣、數量由少至多、形狀由稀到稠的原則去添加。
尤其是出牙期間,使用咬咬袋吃水果或是吃些磨牙零食,既能補充營養,還可以緩解出牙期間的不適。
• 添輔後期
當寶寶1歲左右,牙齒已經基本全部萌出,很多固體食物已經可以成為盤中餐,不要因為覺得寶寶難咬不給寶寶這類食物,它們可是鍛鍊寶寶咀嚼能力的好幫手,不過還是要視寶寶個體發育狀況做決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