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家庭育兒經驗少不了喂食白粥,認為吃到飽就可以了,其實這是有很大的誤解。
粥是寶寶輔食添加中常見的食譜之一。根據月齡不同,添加輔食也不同。
不同月齡的寶寶咀嚼、吞咽能力也不同,對粥的粘稠度要求也不同。
6個月的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可以給寶寶食用相對稀一點的粥;
7~8個月的寶寶,就要添加稠粥了。這是因為稀粥水分多,對寶寶來說,只是吃了個水飽,營養密度不夠。這個粥要稠到什麼樣呢?要稠到在勺子上掉不下來。
9個月以上的寶寶,就可以慢慢學著吃軟的米飯了。
給寶寶喝粥存在哪些誤區?
誤區一:白粥營養豐富,最養人
很多人都特別推崇吃白粥,覺得白粥養人。白粥75%以上都是碳水化合物,少部分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而且白粥煮的時間越長,B族維生素損失得就越多。
寶寶需要的營養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奶製品。而白粥只提供了碳水化合物,而且它很占肚子,很多寶寶一碗白粥吃下去後基本上就飽了,那就無法再獲取其他營養物質了。
但是白粥相比於其他輔食還是具有好消化的特點的,這也是寶媽們在寶寶添加輔食初期喜歡給寶寶添加白粥的原因,但是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還是不建議只給寶寶吃白粥,可以在白粥內添加肉沫、蔬菜、豬肝、山藥、魚肉等增加白粥的營養。
誤區二:小米粥比大米粥更有營養
對於寶寶來說,小米並不如大米容易消化吸收。還有家長用小米湯上面漂著的一層糊來喂寶寶,但那也只是一層澱粉而已,不適合長期給寶寶吃。
給寶寶煮粥這些東西不要加
1、食用鹽
寶寶的腎臟發育不完善,對鈉鹽的排泄能力還比較差,額外攝入食鹽則會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所以1歲前的寶寶喝粥不建議添加食用鹽,1歲後可以少量添加。
2、皮蛋
皮蛋中含鉛量大,鹼性也強,是非常不適合寶寶的一種食物。一旦寶寶食用過多的皮蛋,很容易造成重金屬鉛的攝入量過多。
3、食用鹼
煮粥的時候添加食用鹼會使粥比較黏稠,很多家庭在熬粥的時候習慣添加食用鹼。但是這種做法會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影響的。煮粥的主要材料是大米、小米,這些材料其中都是含有對寶寶很重要的水溶性維生素,這些營養素在鹼性環境和加熱環境中極易被破壞。所以,不建議給寶寶煮粥的時候添加食用鹼。
4、白糖
甜味是大多數寶寶都喜歡的一種口味,有些寶媽可能會在給寶寶煮粥時添加糖以增加寶寶的食慾,但是寶寶過早的接觸糖類並不好,如果寶寶長期使用過甜的食物,會導致寶寶無法感受天然的食物味道,可能會影響寶寶的味覺,嚴重的還會為以後的齲齒和肥胖埋下隱患。
關於煮粥
煮粥時可以先用大火,水沸後改用小火慢熬到水米融溶。煮粥過程中,可以在鍋中放入兩把鐵湯匙,這樣可以防止粥沸騰溢出。
粥的性狀要根據寶寶的適應能力調整。如果寶寶剛開始添加粥類輔食,建議是一次不加太多食材,一樣兩樣即可,粥也儘量熬的久一點爛一點,讓寶寶的腸胃逐漸適應。
小孩喝粥好消化,建議買些好的大米,比如富硒米,就是含微量元素硒比較豐富的大米。或者其他的好大米,對小孩的發育有很大的幫助。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創者,轉載作為欣賞和分享。涉及侵權請私信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