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新疆本土飲料,
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是什麼?
最能代表新疆的飲料,
又想到了哪一個「它」?
印象最深刻的新疆飲料,
是誰?為什麼是「它」?
…
請看下面,
或許會有你心裡的那個答案。
卡瓦斯 新疆土製啤酒
已有1000多年歷史的卡瓦斯源自俄羅斯,是新疆各族小夥伴夏日澆滅炎熱的首選。
色澤如琥珀,以山花蜜、啤酒花、穀物、漿果、白糖、黑糖等為原料,經多種乳酸菌、酵母復合發酵釀製,喝起來清爽香甜,酸爽直至下咽,一口接一口的迷戀,酒精含量1%左右,喝多少都不必擔心會醉。
試一下就會知道,烤肉和卡瓦斯,從來都是完美的搭配。
和田沙讓多克 溫柔的冰塊
有一種太陽曬過的溫性水叫「公水」,反之叫做「母水」。由「公水」製成的飲料,不會傷及脾胃,冰碴子的生冷生硬,「公水」冰塊成為了沙讓多克的最佳原料。
鏟下冰山的一腳雪花紛飛,再倒入碗中,兌入酸奶和蜂蜜攪拌,爽口的沙讓多克要來一碗嗎?
沒有製冷設備的時期,人們想在盛夏喝到沙讓多克,必須在前一個冬季就做準備:到河壩上游切塊取冰,再貯備進深深的地窖,待到夏季取出,一起共享清爽的解暑飲品
石榴汁 紅寶石榨出的精華
走街串巷遇到壘的整齊又高的石榴,旁邊擺放著一個半自動式壓汁機。
一位戴著花帽的維吾爾族大叔一邊吆喝著一邊轉動搖把,究竟是什麼讓大叔的眼角和嘴角如此上揚,想必是石榴汁的酸甜讓大叔幹著活都充滿了無比的喜悅。
忍不住被吸引過去,要了一杯鮮榨石榴汁,步行的疲勞似乎都溶解在了一杯果汁里,酸甜冰鎮女王非石榴汁莫屬。
賽里木酸奶 黃牛產出的經典
記得小時候媽媽做酸奶時盆子上蓋的一層又一層的毛毯嗎?超市裡的酸奶,在家就能要多少做多少,真是牛掰了!
到底是怎麼做的,一起來回(ren)顧(shi)!製作酸奶,需擠奶、煮奶、盛碗、放引、發酵五道工序。
其中,賽里木酸奶最為質樸濃醇,當地人喜歡用土黃牛的奶製作酸奶,黃牛的產奶量很少,但奶質很好。
賽里木的每戶人家,每次做酸奶都要預留一小碗,作為下一次發酵的引子。許多家的酸奶引子有幾年的歷史,賽里木人是真的愛吃酸奶、離不開酸奶。
馬奶酒 青春的酒
"還看馬乳融成未,吩咐央哥(夫人)再取來。」愛飲酒的人若是遇見喝的多還能夠返回童顏青春常駐的馬奶酒,真的會不捨得撒手。
難怪哈薩克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等少數民族中有那麼多長壽老人,這也許與他們喜歡喝馬奶酒有關係。
「蒙古八珍」之一的馬奶酒,是用鮮馬奶經過發酵變酸釀製成的一種酒精含量只有1.5到3度的飲料傳統飲料,草原上可以驅寒暖胃,還清涼爽口,一杯後就能解疲乏的美物,非它莫屬。
奶茶 每日必備咸奶茶
新疆人民早餐吃啥?奶茶加饢!
新疆人民午餐來不及做吃啥?奶茶加饢!
新疆人民晚餐簡單解決吃啥?奶茶加饢!
傳統的磚茶沒有因為茶類品種的繁多被取代,新疆人民依然是遵循這個長期的習慣,是一種保留更是一種回味。
加鹽,加酥油每個民族根據自己不同的飲食習慣煮出味道一樣香甜的奶茶,無論喝奶茶的地點在哪裡,都有一種家的歸屬感,隨著濃濃的奶茶香味飄來。
一定得是大碗的暢飲,才是新疆奶茶所特有的大氣。
羅布麻茶 「一茶三用」
塔里木河是羅布麻茶的主要產地,在孔雀河沿岸,約有800萬畝。
羅布麻茶俗稱「野茶」又稱「夾竹桃麻」、「茶花麻」、「茶裸子」。
巴音郭楞的羅布麻茶因多生長在羅布泊,以及羅布莊地區而得名。羅布麻一身寶,稈可做造紙原料,葉汁可做飲料,根莖枝葉可提煉橡膠。
坎兒井 天山雪域,千年活泉
文字與圖案的視覺衝擊來的比味覺提前一步,初見坎兒井時真的是被外裝上設計的文字與漫畫吸引,瓶子形狀的設計也和其他礦泉水不太一樣,同樣是兩元的水,瓶裝精緻的坎兒井獲勝。
它並不是花瓶,在快要乾枯的時候暢飲毫無礦物質的堵塞,沒有怪怪的化學味道,反倒很甘甜,舌尖餘留水的甜味,解渴還很清爽。
巴音溝山泉 風趣的外套
產自戈壁明珠石河子市,山泉水是經過山體自凈化而形成的天然水。水源可能來自雨水、雪水或山地湖泊等。
水體在流動也融入了一些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成分,但礦物質含量不如天然礦泉水有嚴格要求,同時由於水體裸露於地表,易遭受外界污染。
蘭博爾 新疆名牌
蘇打水有利於養胃,因為蘇打水能中和胃酸。但是如果胃酸分泌較少的話長期飲用蘇打水也會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