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座德國漢莎航空公司的航班,由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飛往德國法蘭克福,開啟西歐八國之行的旅程。
德國小鎮魯德斯海姆一景
德國小鎮魯德斯海姆一景
德國小鎮魯德斯海姆葡萄園一景
到達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機場後,乘座旅遊大巴到達德國小鎮——魯德斯海姆(我們在德國只住一晚,沒有旅遊項目),一個緊靠萊茵河的小旅館時已經是當地時間晚上10點多了。為了第二天的行程,我們不得不立即洗漱準備睡覺。當我走進衛生間時,立即被簡捷明快的潔具所吸引。潔具的設計談不上新穎,可流暢的線條給人以十分悅目的觀感,且為日常的打理創造了便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玻璃沐浴房的五金件,看上去既光亮又厚實,既輕巧又靈活,移門的設計獨具匠心,導軌嵌鑲在底座的內壁(國內的設計是導軌鑲在底座口沿上),這樣設計會縮小沐浴房的面積,但完全避免了洗澡水的外泄,確保衛生間的乾燥清潔。
小鎮旅館前台一景
小鎮旅館正門一景
小鎮旅館街頭一景
小鎮旅館街頭一景
小鎮旅館街頭一景
小鎮晨曦中的街景
第二天早晨醒來時,窗簾上已經晨曦微明。當我打開窗戶時,赫然發現旅館門前約三十米處是電氣列車的通行軌道。我感覺十分納悶,這麼近的距離怎麼聽不到列車通過的聲音?巧得很,此時剛好有一列火車經過,呼嘯的聲音轟轟隆隆,我立即關上窗子,讓人詫異的是巨大的聲響立即降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好奇的我打開窗子觀察它的結構,原來窗子是封閉嚴密的雙層結構,配以四道嚴絲合縫的窗框和咬合緊密的窗鎖,外面的巨大聲響被成功地阻擋。我拍下了窗子的照片,頗感德國結構件製作的精細考究,同樣是雙層窗,我在上海房子的雙層窗就顯得粗糙簡陋,隔音的效果與之相比相差甚遠。由此,我深感德國製造業工匠精神的無處不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我參觀德國館時就被其展覽中製造業的工匠精神所折服,其農業插秧機的製作,對秧苗的間距、行距、深度,以及後期除草機和收割機操作所需空間都做了科學精準的計算,突顯了農業機械化、自動化的成就和高度,看了讓人真正是羨慕嫉妒恨。
旅館門前的萊茵河與電氣列車車軌
旅館中雙層窗的四道窗框和窗鎖結構
旅館中的雙層窗結構
小鎮晨曦中的街景
小鎮晨曦中的街景
如今,我身處德國小鎮,旅館中的沐浴房和一扇小窗戶又將德國的工匠精神以十分具體的形式呈現在我的面前,親身感受工匠製造的精良,讓人不得不感慨認真嚴謹、執著細緻的德國工匠精神的不同凡響。
小鎮周邊景色
小鎮周邊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