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波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對象和活動。比如,孩子能夠一邊看書,一邊記錄書中的精彩語言。但是,人的注意力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麼東西都關注。如果要求自己什麼都注意,那最終可能什麼東西都注意不到。不過在注意的目標熟悉或不是很複雜時,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同時注意兩個或幾個目標,並且不忽略任何一個目標,可以有效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分配性。在孩子的實踐活動中,注意力的分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比如孩子寫作業的同時總是會伴隨思考。這一事實也證明,注意的分配是可行的,孩子在學習中可以做到「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
(1)同時進行幾種活動時,至少有一種應是高度熟練的當一種活動達到自動化的熟練程度時,個體就可以集中大部分精力去關注比較生疏的活動,保證幾種活動同時進行。這
樣,便可以做到邊聽報告邊記筆記,顯然是由於寫字已經達到熟練甚至自動化的程度。因此,在孩子注意力分配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不能將多種陌生的事情進行注意力分配,那樣便違背了注意力分配的初衷,而且也不會做好。
(2)同時進行的幾種活動必須有內在聯繫。
有聯繫的活動才便於注意分配。這是因為,活動間的內在聯繫有利於形成固定的反應系統,經過訓練就可以掌握這種反應模式,同時兼顧幾種活動。例如,孩子在學樂器時,自彈自唱同一首歌,也是藉助了活動間的內在聯繫,或人為建立起活動間的聯繫,以達到注意的分配。
(1)家長依次念名詞,事先跟孩子講好,如果孩子聽到糖果的名字就拍兩下,如果聽到水果的名字就拍一下;其他的名稱就不用拍手。例如,家長可以報小貓、白菜、西紅柿、雞腿、土豆、黃瓜、蘋果、長頸鹿、黃魚、松樹、蜻蜓、糖果等等。
(2)家長讓孩子用5秒的時間,仔細地注意觀察一盆花,然後閉上眼晴,努力回憶花的形象。如果孩子回憶起來的不是中很清楚,就睜開眼晴看看,再閉上眼晴努力回憶,如此重複幾這次,直到一閉上眼睛腦子裡就清晰地出現花的形象為止。這時候,要讓孩子保持腦海當中花的形象,不去思考其他任何東西,堅持5分鐘。
(3)讓孩子邊走邊看,比如穿過房間、教室、辦公室或者繞著房間走一圈,迅速留意儘可能多的物體。然後讓孩子回想,把所看到的儘可能詳細地說出來,最好寫出來,然後對照補充。在日常生活中,告訴孩子,用心用眼晴去看。可以讓孩子在眨眼的功夫,即0.1-0.4秒之間,去看眼前的物品,然後回想其種類和位置;看馬路上疾駛的汽車牌號,然後回想
其字母、號碼等。所謂「心明眼亮」,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鍛鍊視覺的靈敏度,鍛鍊視覺和大腦在瞬間強烈的注意力,還可以使孩子更加聰明。
(4)打開錄音機,讓孩子仔細聽相關內容,然後不斷調低音量,直到剛好能聽到為止,然後儘量集中注意力,仔細傾聽錄音機的聲音。大概3分鐘後,讓孩子複述所聽到的內容如果複述的比較完整清楚,說明注意力比較集中。
(5)算數字小遊戲,家長隨便寫兩個數字,一個在上面,一個在下面、用兩種方法幫助孩子訓練注意力分配。
例如3和8,第一種寫法是把它們加起來,兩數之和寫在上面數字的旁邊,原來上面的數寫在下面數字的旁邊。如此不斷進行,當兩數之和大於10時,則記個位數。如
3 1 4 5 9 4 3 7
8 3 1 4 5 9 4 3
第二種寫法是把他們相減,兩數之差寫在下面數字的旁邊,並把原來下面的數字寫在上面數字的旁邊,如此不斷進行。如:
3 8 5 3 2 1 1 0
8 5 3 2 1 1 0 1
可以給孩子發出指令:「用第一種寫法!"30秒後再說「用第二種寫法!」指令一發出,便在當前位置畫一條線,迅速轉換到另一種寫法。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可以每次只做3分鐘左右,每周做3次,看加算量有無進步,錯誤是否減少。4周後增加到5分鐘,每周4次。
(6)孩子算算術的同時給孩子講故事,待完成後檢查計算錯誤情況,再讓孩子把聽到的故事複述一遍,看能記住多少。
(7)家長和孩子玩大西瓜、小西瓜遊戲,一個人下口令一個人做動作,當說大西瓜時要用手做出小西瓜的動作,當說小西瓜時要用手做出大西瓜的動作。
(8)家長和孩子做文字小遊戲,設置一句話,指定一人,由他開始順時針或逆時針每個人念這句話的一個字,最後一個字落在誰身上誰就輸了,要給對方講笑話或唱歌聽。
相關注意力文章可點擊:
如何培養孩子自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