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都知道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這階段,是寶寶生命的初始階段,大腦半球在瘋狂增長,是挖掘潛能,讓孩子變聰明的最好時機,也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和性格的時候。於是我們都害怕自家孩子在起跑線就輸給了其他孩子,開始瘋狂的報各種培訓班,把孩子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的。可是家長們有想過嗎,孩子喜歡什麼,你這樣安排科學嗎?
如果你不知道,那麼就看下本文吧,不要因為你的安排,讓孩子失去了童年,也沒學到真正的東西,還對以後學習產生了厭惡情緒。我想,你也不想花了無數的錢,孩子還是輸了,這樣你會不甘心,這時,你也會和你孩子,感情越走越遠。
科學的教育和引導,才能讓你的孩子,真正的優秀,不然,你是在害孩子。
那麼,我們可以從多個板塊開始訓練和培養孩子。
一、五覺的訓練,讓他從接觸社會開始。
剛剛出生的時候,我們就要開始有意思的培養,不要不管不顧,覺得只要健康成長就好,等孩子兩三歲了才開始,這樣來,你就輸了第一步。我們在這個階段,可以開始培養孩子的五覺:視覺;孩子長待的房間,要寬敞明亮,房間要有鮮艷的顏色或者物品。這樣讓孩子,看見東西,看見色彩,雖說這時他還不懂。當然,房間的環境安全,有無公害等,這些我就不想過多的提及。
聽覺:可以常在孩子身邊交流談話,可以放一些輕柔的音樂或者純音樂就好。讓孩子,聽見聲音。
嗅覺:讓孩子問道各種各樣的氣味。不需要他知道,至少給孩子留下了影響,當然,不健康的還是要少觸及。
觸覺: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可以讓她接觸不同材質的東西,硬的、軟的,或者不同形狀的,讓她可以感受到,這時監護人就需要細心了,注意孩子安全問題。
味覺:在大了一點過後,可以讓孩子品嘗酸甜苦辣的味道。刺激味蕾,可以判別孩子喜歡的味道,這樣為以後孩子飲食打下基礎,不用為孩子飲食發愁。
上面的五覺,也就是我們的五個感官器官,做好了,加以引導,對孩子之後,對社會的接受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小孩在哭,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二、交流,觀察以及提問的能力培養。
在孩子剛剛開始說話時,就可以開始試著和孩子交流,去進入孩子的世界,比如知道孩子想要的是什麼,對孩子所觀察的東西,要給與及時的回覆。在這個時間段,要帶孩子,多去走走,看看,從家裡沒處開始,到小區的公園,超市等。在孩子可以正常說話過後,要讀給孩子講故事,或在生活中,引導孩子提問,大腦產生好奇。父母每天的溝通,對孩子的交流能力,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體能訓練,讓孩子身體更健康。
孩子時期開始,要帶孩子多加運動,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讓孩子去學習游泳或者滑冰。當然,孩子開始就不願意的話,家長就不必強求,畢竟運動,除了這兩樣,我們還有很多種選擇,總有一個孩子喜歡的,真沒有,也可以帶著孩子,每天公園多走走,也是不錯的選擇。環境要選一個相對好的,一個是安全,一個是健康。
在玩搭積木的寶寶,她告訴你,她在建房子
四、孩子的動手能力培養。
人之所以和動物不同,就是我們會用手製作和使用工具。為了孩子有足夠的動手能力,在孩童時期,家長要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可以是搭積木,玩紙做紙工,拼圖案等其他,只要可以動手,最初家長要引導並和孩子一起,這樣一來,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也培養了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也讓孩子也有自我服務的潛意識。這樣一來,孩子的童年,至少是快樂的。為以後的教育打下了基礎。現在有些家長,忙於工作,有給孩子報各種課各種班,在沒有基礎的時,只會讓孩子討厭你,也沒有多大效果。
孩子真正的成長,都是從父母身上學到的開始,你必須花時間出來,陪著孩子,不然難取得你預期的效果,也讓孩子和你關係走遠了。
在學習的孩子,充滿笑容以及那麼認真
五、讓孩子學習一門藝術。
這藝術可以是音樂,可以是舞蹈,可以是繪畫,以及寫字,閱讀等其他的。記住,你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有學習力,能夠去學習並接受新的東西,這樣為他以後上學及終生成長,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學的東西,最好是孩子喜歡的,如果沒有,作為父母的你們,就需要一人出來,開始引導孩子去學習,最好是父母自己在學的,如父親看書,可以讓孩子喜歡上閱讀,或者相似的都行。畢竟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在孩子學的途中,如果孩子想要放棄,這時你們需要交流,不要一味死逼。當然,最後肯定得讓孩子繼續學下去,畢竟不能讓孩子,從小養成三分鐘熱度,要讓孩子能夠堅持,哪怕不喜歡,只要是自己選擇的,不管怎麼樣都得自己走完。你要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就行。
六、孩子,不管怎樣,都是最棒的。
你不要疑問,想告訴你的就是,不管怎麼樣,你要給你孩子一個這樣的表示;孩子,你是最棒的,你做得夠好了。在孩子時期,不要去刻意打壓批評孩子,要告訴她,做得很好了,你就是最棒的。孩子時間,是一個人豎立自信心最好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你刻意或者無意的打壓,可能會讓你的孩子產生自卑感,如果這樣一來,他以後,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走出來,也可能作為父母的你,意識不到,那樣一樣,你們會很累,孩子更加自卑。
七、不拿孩子去和別人比較。
感覺和上面相似,那就對了。唯獨不同就是,比較不但讓孩子不在自信,更有很大可能讓你們母子感情奔潰,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媽媽不愛我,會讓孩子在家,在這個世界,沒有歸屬感。作為父母得知道,孩子的世界,很敏感,很容易多想,關鍵他們的世界,除了你們,誰都沒有了,你們的不認同,會讓孩子的世界奔潰。別懷疑我的說的誇大其詞了,事實真的就是這樣。
讓孩子去見,這個美麗的大自然
八、讓孩子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並熱愛它們。
大自然的美,一直是我們人類最寶貴的財富。在孩子走進大自然,去發現大自然的美,去見識大自然的奇觀,去學習大自然的花草,分辨五穀,感受勞作;也帶孩子走進社會,去見工廠,鄉村,城市,遺蹟等,讓孩子發現大自然,社會,並好奇大自然,社會的種種,引導孩子熱愛大自然和這個社會。這樣會讓孩子見識更多,更加聰明;因為熱愛,更加善良,熱愛生命等,讓孩子從小的精神世界,很滿,充滿了正能量,這樣一樣,以後去學習,在這個社會,更加容易生存,更好明確自己的喜愛和目標。這是一筆長遠的投資。
這就是我總結的八點,歡迎各位在下方留言區點評,補充。我想最後最好的答案,肯定是在我們每個人身上,一點一點給它填滿的。奉獻出,你的育兒知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