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紅雲飄過,渝中半島亮燈。
有這樣一座城市,它多山多橋多霧,同時享有「山城」、「橋都」、「霧都」的稱號;這裡美食眾多,火鍋辣眼,豪氣沖天,連菜式都被稱作「江湖菜」。李白說:「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白居易說「巫山暮足沾花雨,隴水春多逆浪風」;王昌齡說:「武陵溪口駐扁舟,溪水隨君向北流」。上述所有語言的中心都指向同一個地方——重慶。
撰文、攝影:張坤琨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是唐代詩人李商隱身居異鄉巴蜀,寫給遠在長安的妻子(友人)的一首七言絕句——《夜雨寄北》。千百年來,歷代詩人寄情於巴渝的山水,留下了許多動人詩篇;而千百年後,攝影術誕生與發展,我們終於有了用圖片闡釋這座城市的全新方式。
重慶城市天際線,中國第四大摩天城市
重慶——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巴渝文化發祥地、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8D立體城市、「賽博朋克」之城......這所有的標籤其實都不足以代表重慶。
重慶之美,美在獨特。
在南濱路,有著欣賞重慶天際線最美的角度,渝中半島林立的高樓與藍天白雲下的紅色楓葉預示著重慶的夏天要來了
初看重慶之形,在崇山峻岭間,以江為池,臨崖而築,山即是城,城即是山。以縉雲山山脈、中梁山山脈、銅鑼山山脈、明月山山脈與長江、嘉陵江鋪開了山城的版圖。
重慶之美,多面多維。
重慶南山一棵樹公園,重慶全貌的最佳觀景點。日落後的渝中半島被森林、長江和嘉陵江環抱,火燒雲映紅天際。
2001年,我從重慶周邊一個隱匿深山的三線兵工企業,來到重慶學習生活,也開始了對這座城市的探索與凝望。在過去的18年時間裡,我用相機記錄這座城市變化的同時,更希望通過鏡頭,帶給大家一座全新、至美的多面山城。
重慶夜景,拍攝於南山一棵樹公園。
一個人對理想中城市的嚮往,便是他生長的方向。重慶像一個男孩,每一天都長高,越來越高。城市的天際線一年年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而我們正好身處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最好時代,城市也以他最生機勃勃的一面展現在我們面前。
嘉陵江在朝天門與長江匯合,繞過江北嘴後奔流向東。入夜後的江北嘴中央商務區高樓林立更顯繁華。
星燦山城
星燦山城是位於千廝門大橋北橋頭的網紅打卡地,天氣好的時候來此拍照的人會擠得水泄不通,就為拍攝鏡面下的山城之美。照片中遠方的紅雲、渝中半島高樓的內透燈光與泛紅的曙光,似乎一切都正好。
「不覽夜景,未到重慶」,重慶夜景之美在於獨特的層次。流淌的江面、環山繞水的地貌以及依山而上的重重建築,有如星辰,流光溢彩。
自南山遠眺山腳下的南岸區,流動的城市交通與萬家燈火的城市建築,層層疊疊、繁華璀璨。
(滑動查看完整長圖)
南山拍攝夜色下的南岸區全景圖
渝中區密集的城市森林
2016年6月,重慶十八梯老街拆遷前最後的容貌
十八梯曾是重慶這座城市的脊樑,是從下半城通往上半城的主要通道。十八梯連接著山頂繁華的商業和山下的老城,算是老重慶的典型代表,也是一座城市發展不同階段的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