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之後,我們習慣了告別,也習慣了人生的種種不完美。
昔日的好友找到了各自新的夥伴,生活的重心不可避免地向家庭轉移。直到人生的路程走過大半,撫養孩子的任務告一段落,面對接下來的晚年生活,不免一陣悲涼。
然而在海那邊,有四對夫妻「同居養老」,卻把退休後的小日子過成了詩!
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Austin郊區、Llano的河畔邊,有四棟白色的小倉房不遠不近地挨著,他們的主人分別是四對互為摯友的夫妻。
不帶孩子,他們「同居」的屋舍前有農田、院子裡有花圃,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後和好友去湖邊垂釣、去山裡採摘。
逃離都市、爆改建築,他們的晚年生活潮到不行,那些去山裡找間民宿度假的小年輕簡直弱爆了!
而且,這樣儼如世外桃源般的退休生活,他們已經過了整整20年。
逃離大都市
有朋友在的地方就能築起家
這個別出心裁的「同居養老」計劃的靈感開端,還要追溯到20年前。
家庭美滿幸福的伍德夫婦開始計劃即將到來的退休生活,他們決定盡可能少地幹涉兒孫的生活,而是在德州的郊外,找塊地蓋房子,老夫妻倆相互扶持、安享晚年。
直到他們在郊區Austin發現了一塊人煙稀少的土地,這裡臨近湖泊,看不到汙染,安靜又美得遺世獨立。於是夫妻二人,當即便決定不找了,就是這兒了!
但問題隨即而來,這塊土地的周邊完全沒有經過商業化的開發,商場、百貨店、購物中心?不存在的。
突然要從便利的都市生活切換到與世隔絕的狀態,夫妻倆還是相當猶豫。
這時,他們突然想起了另外三對相交超過20年的好友,於是順理成章地向他們發出了邀請。
雖然這裡人煙稀少,但只有有一群投契的朋友,便有了經營好退休生活的信心。
果然是相交多年的朋友,8個人一拍即合,同意了這個同居養老的計劃。
接下來便是造房子了。
設計、建造等一係列瑣事,他們卻樂在其中,完全忘記了年齡,精力充沛得不輸年輕人!
他們考慮過多種多樣的方案,為了給每對夫妻都留出私人空間,最終決定建造四間小倉房。
他們找來了建築師Matt Garcia 設計並建造,完工之後便迫不及待地攜手搬家住了進去。
他們的新家有著白色的外觀,選用鋼材造成波紋,可以有效地反射陽光,保證了冬暖夏涼的居住感。
每間小房子僅30㎡,但對於夫妻兩人居住來說卻也已足夠。
出於對當地氣候的考慮,小倉房的屋頂採用了斜坡式的設計,並連接水管,使得雨水可以順著管道儲存在大水桶中,以應對當地幹燥的氣候,相當節能環保。
每當下雨天,雨滴滴入大水罐的聲音,成了天然的白噪音,4對老夫妻總能睡得特別香甜。
室內裝修不奢華、家具不用多,卻被布置得相當溫馨,原木的主色調十分貼近這個地方原生態的環境。
小房子面積不大,卻為了照顧幾個老人的興趣愛好,特意釘出了幾排書架。一張雙人床,一張沙發,兩把小椅子,簡單卻快樂。
空間充分利用,書架下方的位置還被用作書桌和儲物功能。
幾件衣服,幾雙鞋子,這就是幾個老人為數不多的幾身行頭。
落地窗/門推開便能和Llano河畔邊的清晨問個「早安」,一步之遙便能從室內踏入狂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