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城側記:名利塵埃落定後,只有電影本身,才會永遠留存

作者:CUP       2019-05-30 00:30:04


昨日凌晨,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落下了帷幕。

對於隔岸觀火的國人來說,獎項歸屬是我們最關注的焦點。韓國在經歷了去年《燃燒》的獎項掛零後,憑藉《寄生蟲》收穫了歷史上首個金棕櫚大獎,引得我們這些隔壁鄰居不禁心生感慨。

而此前呼聲極高的大導演如佩德羅·阿莫多瓦

(《痛苦與榮耀》)

和昆汀·塔倫蒂諾

(《好萊塢往事》)

,此次意外地沒能收穫重要獎項;代表中國出征本屆電影節的刁亦男作品《南方車站的聚會》,則並不意外地顆粒無收。

坎城側記:名利塵埃落定後,只有電影本身,才會永遠留存

電影《寄生蟲》為韓國電影收穫了歷史上首個金棕櫚大獎,圖為《寄生蟲》主演宋康昊和導演奉俊昊。

然而,藝術是超越評判,超越競爭的。對於電影節本身的體驗也是如此。

每屆坎城電影節的評獎結果,都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而這個世上最傑出的電影節,之所以能讓人們在一次次對評獎結果抱憾之後還回到這裡,就是因為它是一場屬於電影的全景盛宴,是一首長達12天的電影讚歌。在這種體驗的映襯下,再鮮艷的「棕櫚葉子」也會顯得蒼白;而在名與利的塵埃落定之後,只有電影本身,才會永遠留存。

為何我們說坎城電影節仍然是電影界最令人期待的盛會?是什麼構成了一個傑出的電影節?我們特邀前線影評人吳澤源從坎城現場發回他的獨家觀察。在作者看來,坎城評委會越來越重視社會介入,看輕個人表達,在此大背景下,《寄生蟲》奪得金棕櫚在意料之中;同時,他也分享了自己的私人心頭好。透過這篇坎城側記,我們或許可以窺見,為何每年5月的坎城,仍然令世界影人為之著迷——它讓電影回歸電影,而電影本身的魅力,已足夠令人澎湃。

撰文 | 吳澤源

評委會的選擇

重社會介入,輕個人表達

今年的金棕櫚大獎得主《寄生蟲》,是韓國類型片大導奉俊昊的一部商業製作。這不是指它的創作動機有多麼商業,而是指它的創作方法極其類型化,對觀眾非常友好。按照慣例來說,坎城電影節起碼在近二十年里,基本不會把最高獎項頒給一部類型片,然而《寄生蟲》卻打破了這個不成文的規則。因為它是一部擁有強烈社會批判意識的類型片。

《寄生蟲》講述了一個鳩占鵲巢的故事:以父親基澤為家長的四口之家全家無業,生活在地下室;以IT公司老總朴社長為家長的四口之家則生活條件優渥,擁有一座豪宅。出於機緣巧合,基澤的大兒子基宇得到了為朴社長女兒輔導英語的機會,就此打開了朴社長家的大門;一家人隨後接踵而入,用各種見不得光的招數,依次成為了朴家的美術家教、司機和管家,恬不知恥地榨取著朴家憑社會與經濟地位所獲得的養分……

坎城側記:名利塵埃落定後,只有電影本身,才會永遠留存

《寄生蟲》劇照 。

《寄生蟲》是一部含有喜劇元素的驚悚片,奉俊昊坦陳,自己的主要靈感來源是懸疑大師希區柯克。然而奉俊昊對階級秩序崩壞場面的黑色描繪,倒是更接近超現實主義電影大師路易斯·布努艾爾:基澤一家趁朴社長一家出門度假,在豪宅中舉辦饕餮大餐的場景,像極了《維莉蒂安娜》中的乞丐與流浪漢們趁著女主人外出時登堂入室大吃大喝,把大宅搞得一團糟的段落。

坎城側記:名利塵埃落定後,只有電影本身,才會永遠留存

《維莉蒂安娜》劇照。

只不過,在奉俊昊的電影中,「好吃懶做」的下層民眾所遭遇的社會環境要苦澀得多。社會資源的不對等,讓基澤的子女們一出生就輸在了起跑線上;而看起來「樂善好施」的朴社長,背後也隱藏著對「下等人」根深蒂固的不屑。他在形容基澤時說:「那個司機做得一直很好,雖然時不時探頭探腦,卻大體有分寸,從不越界。只不過,他身上總有一股破衣爛衫的味道……這味道毫無疑問地越界了。」

從這些細節中,我們能明顯看到《寄生蟲》的社會批判性。就像奉俊昊本人所言,影片講述的是「不同階級之間的難以平等共存,導致下位者不得不寄生於上位者之中」。這種沒有公平可言的等級關係,或許正是以局外人身份闖入好萊塢的本屆坎城評委會主席亞歷杭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被觸動的原因之一吧。如果下位者可以選擇,他們也不願寄生於某種權力體系之中,但他們沒有選擇。

除去《寄生蟲》外,在今年坎城獲得重量級獎項的幾部電影,也都是「社會介入」派電影的代表:評委會大獎得主《大西洋》用魔幻手法,展現了塞內加爾勞工與妓女面對的生存困境;並列獲得評審團獎的《悲慘世界》

(法國)

和《巴克勞》

(巴西)

,一個揭露了巴黎社會底層的尖銳衝突,另一個則是直白無誤的反殖民主義宣言。甚至連比利時「得獎專業戶」達內兄弟無甚突破且飽受爭議的新作《年輕的阿邁德》,都奪得了最佳導演獎,因為他們觸及了當代歐洲社會最棘手的極端穆斯林問題,儘管其觀點和切入角度無法使所有人同意。從這些頒獎結果中我們能看出,對於本屆評委會來說,影片所即時發酵的「社會意義」,是考量獎項取捨的第一要素。

坎城側記:名利塵埃落定後,只有電影本身,才會永遠留存

《大西洋》劇照。

坎城側記:名利塵埃落定後,只有電影本身,才會永遠留存

《年輕的阿邁德》劇照。

在這個全球都在經歷動盪的年代,評委會的評判取向無可厚非。

只是可惜了幾位注重個人表達的導演。阿莫多瓦的《痛苦與榮耀》,是一部導演只有在進入生涯後期時,才能拍出的自傳電影;而昆汀·塔倫蒂諾則把《好萊塢往事》稱作自己的《羅馬》,因為這部電影是屬於他的童年記憶。他們的真情流露征服了媒體和觀眾,卻沒能征服本屆評委會,因為這些私人回憶與時代精神無關。《好萊塢往事》顆粒無收,《痛苦與榮耀》拿到了一個安慰性質的最佳男演員獎。有趣的是,對最佳男演員獎法語原文的粗暴直譯,是「對男性詮釋的獎勵」。從中我們或許可以看出,坎城評委會表彰的,是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對阿莫多瓦個人表達的「詮釋」,而不是阿莫多瓦的表達本身。

坎城側記:名利塵埃落定後,只有電影本身,才會永遠留存

《痛苦與榮耀》劇照。

同樣的「厄運」也降臨到了口碑絕佳的愛情片《燃燒女子的肖像》頭上,因為它更關注情感和人物,卻不是一封旗幟鮮明的女權宣言。在這樣的圖景下,《南方車站的聚會》無疑不可能獲獎,因為刁亦男的新作既與現實沒有太大關聯,也與個人表達無關,更多是一種對於黑色電影風格的純粹演練。對迷影趣味和技術完成度青睞有加的觀眾

(例如昆汀)

會欣賞這部電影,但很可惜,今年的坎城評委會裡,可能沒有太多類似的觀眾。

我的個人選擇

戀曲與童話

在我看來,刁亦男

(《南方車站的聚會》)

的空手而歸,其實並不遺憾。因為純粹意義上的風格演練,終究缺少一顆跳動的情感引擎。一個導演有很多種方式能讓我欣賞他的電影,但一個導演只有在讓我感知到他/她的目光與心跳時,才能讓我對其電影產生共情。這樣的電影今年在競賽單元有兩部。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神探》豆瓣8.4,好於94%犯罪片,好於96%動作片


《超脫》:在致命的孤獨里,每個人都是一座荒島


拿不拿金棕櫚它都贏了


從《綠皮書》到《何以為家》,阿里影業進口片選擇的眼光與功夫


出名疼老婆的張衛健被爆出軌!因和張茜冷戰就和「她」秘密拍拖幾個月!? 網民: 果然和許志安是老友!


她曾被迫當小妾,帶女兒逃亡,媽媽果然是這個世上最偉大的存在!


曾華倩曬素顏近照狀態好,53歲的她太少女了


陳法蓉與閨蜜黎美嫻開心出遊,52歲古裝女神素顏出鏡星味全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