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孩子「害怕清單」來了,娃娃總說害怕,你的回答很重要

作者:CUP       2019-05-29 22:24:09


2-7歲孩子「害怕清單」來了,娃娃總說害怕,你的回答很重要

安迪的女兒今年快5歲,最近她發現女兒總是不敢自己去廁所。仔細一問才知道,因為她之前聽了一個兒童故事,裡面講到了廁所里有可怕的「污水怪」,小傢伙信了,於是就開始害怕廁所了。這個原因讓安迪有點哭笑不得,之後再給女兒選擇音頻故事時她都會格外小心一些。

「除了這個『污水怪』,她還怕黑、怕放鞭炮,晚上也不敢自己一個人走家裡的樓梯說是怕有壞精靈……」說起女兒這些害怕的事,安迪有點擔心,「她以後會不會很膽小呀?」

2-7歲孩子「害怕清單」來了,娃娃總說害怕,你的回答很重要

相信每個家長都有聽到自家孩子說「我害怕」的經歷吧,而孩子們害怕的事物也不盡相同,有的甚至讓家長意想不到。那麼,孩子們究竟在怕些什麼呢?

來看看這張2~7歲孩子的害怕清單,你就知道了~

2-7歲孩子「害怕清單」來了,娃娃總說害怕,你的回答很重要

2-7歲孩子「害怕清單」來了,娃娃總說害怕,你的回答很重要

你可能會擔憂:孩子怎麼會有這麼多害怕的東西?孩子害怕這些正常嗎?

首先,明確地說:恐懼是生活的正常部分,孩子在童年的某個階段害怕特定的事物是很正常的。比如,嬰兒害怕陌生人(陌生人焦慮);幼兒害怕分離(分離焦慮);4~6 歲的孩子害怕「假想」出的事物等,都是正常的。

2-7歲孩子「害怕清單」來了,娃娃總說害怕,你的回答很重要

2-7歲孩子「害怕清單」來了,娃娃總說害怕,你的回答很重要

害怕只是一種情緒,讓孩子學會接納它

童年的恐懼,很多都與孩子知識欠缺、生活經驗不足有關。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孩子之所以害怕一件東西,或者一種動物,是因為他完全不曾了解這種動物的習性,單憑外形,會給他的內心造成一定的威懾,認為這種東西會危及自己的安全。這是對具體事物的害怕。

但如果是抽象事物的害怕呢?比如會害怕鞭炮聲,害怕黑暗,害怕被孤立,害怕自己跟別人不一樣,害怕人山人海的擁擠……那是因為讓孩子產生恐懼情緒的對象,超出了自己的認知範圍,孩子在能力範圍之內,不知道用什麼方式去面對它們,改善它們。

2-7歲孩子「害怕清單」來了,娃娃總說害怕,你的回答很重要

「害怕」或者說「恐懼」,作為一種情緒,最重要的是被傾聽,被看見,被接納。那麼如何讓孩子學習去接納這種情緒呢?

國外有位媽媽的做法可以借鑑:她跟孩子說,我們的身體里有一個「報警系統」,暴風雨、蜘蛛、蛇、萬聖節服飾……都會觸發這個裝置,讓我們感到害怕。

它有點像我們家裡的「煙霧警報器」。當發生火災時,警報會提醒我們注意安全。但有的時候,比如我們煎培根的時候,煙大了點,它也會發出假警報。這未必是壞事,至少可以讓我們更謹慎,也能讓我們審視一下,是不是真的有危險。

孩子知道了「害怕」產生的機制,知道恐懼不一定是壞事,就會安心很多。

2-7歲孩子「害怕清單」來了,娃娃總說害怕,你的回答很重要

2-7歲孩子「害怕清單」來了,娃娃總說害怕,你的回答很重要

別說「這有什麼好怕的」,

以孩子喜歡的方式聊恐懼

有的時候,當孩子訴說自己的害怕時,身為大人的家長可能會覺得不足為奇,甚至會說:「這有什麼好怕的?」

在《津巴多普通心理學》里,有關這種因為情景而產生的恐懼的情緒不被理解和不被共情的做法,叫做「負強化」。

也就是說,這樣的否定,會間接地把恐懼的情緒強化,反而讓孩子感覺更加焦慮和擔憂。

其實,孩子的想像力比大人豐富,因為沒有禁錮和局限,但同時,對於很多看似簡單的東西,也會產生更複雜的情緒。我們完全不會去在意的一個事物,在他們的眼中,或許有生命(比如玩具),或許也會產生恐懼的心理(上文中提到的污水怪)。

對於孩子來說,因為足夠信任我們,才會去表達他們恐懼的情緒。而我們要做的,除了第一時間發現他們恐懼的來源,還需要給出正確的反應,永遠不要不以為然地去取笑讓一個孩子產生恐懼的原由。

2-7歲孩子「害怕清單」來了,娃娃總說害怕,你的回答很重要

我們可以用孩子喜歡且容易理解的方式,來談論他害怕的東西,並表示理解。有你的支持,孩子能更快學會如何把恐懼放在身後。宮崎駿的電影《龍貓》中,兩個孩子爸爸的做法就很好:

孩子們對破爛不堪的新家感到不適,心裡有些害怕,就跑去問爸爸:我們看到了怪東西,那些黑乎乎的是什麼?

爸爸:你們一定是看到「灰塵精靈」了,從亮的地方一下子進到暗的地方,眼睛發昏,灰塵精靈就會跑出來,把所有的窗戶都打開,它們就不見啦!

孩子聽說新家是「鬼屋」,爸爸回答:爸爸從小的夢想就是住在「鬼屋」哦……

爸爸還教孩子們驅逐內心害怕的方式:大家一起大笑看看,可怕的東西就會跑光光啦。

2-7歲孩子「害怕清單」來了,娃娃總說害怕,你的回答很重要

2-7歲孩子「害怕清單」來了,娃娃總說害怕,你的回答很重要

不要強迫孩子勇敢,做好這兩步幫孩子戰勝恐懼

有一種幫助孩子面對恐懼的辦法叫:行為接觸改善法(behavioral exposure)。簡單說就是,迴避不能解決問題,一定要通過接觸,即直面恐懼,來幫孩子學到「這種東西並不危險哦」。

直面恐懼,是不是意味著孩子怕狗就把孩子推到狗跟前,你試試它咬不咬你?不是!太粗暴只會把孩子推向對立面。

2-7歲孩子「害怕清單」來了,娃娃總說害怕,你的回答很重要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活著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最好的答案


心塞了:懶孩子如何養成的?正是父母不知不覺「造」出來的


寶寶學說話,父母最容易犯這5個錯,家長須注意!別好心幫倒忙!


想要孩子有出息,媽媽要學會懶!


熙爸恆媽感悟 | 家庭教育需「寬嚴有度,抓大放小」!


我家龍鳳胎百天擺酒席,娘家來五輛轎車,酒席結束後我們都懵了!


自從我生下女兒 婆婆就沒來看過我們 打電話給小姑子她忘掛 我愣了


分開後才知懷孕,我偷偷去醫院打胎,診室里見兩人,我紅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