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主寶寶學說話的最好方式,就是多跟寶寶說話,可是看似簡單的「多說」,稍不留意就有可能變成幫倒忙哦。專家總結了爸爸媽媽幫寶寶學說話最容易犯的5個錯,你中招了嗎?
寶寶剛學說話的時候,常常會有一些可笑的不精確的發音,如把「吃」說成「七」,把「獅子」說成「希幾」,「蘋果」說成「苹朵」等等。有些爸爸媽媽覺得好玩,會當成笑話,重複寶寶的錯誤發音。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強化,會對寶寶產生誤導,讓寶寶對錯誤發音記憶更深刻,而且會讓寶寶覺得這樣是對的,從而影響了改正。
正確的做法:說出正確的發音
當寶寶發音不準確時,爸爸媽媽緩慢而清晰地說出正確的發音即可。
很多情況下,寶寶說話晚是父母造成的。因為很多爸爸媽媽往往太懂得自己的寶寶了。在寶寶開口之前,已經理解了他的意思,而直接去做了。其實這剝奪了寶寶很多開口說話的機會。
正確的做法:為寶寶創造說話的機會
跟寶寶聊天,是幫助他練習說話、擴大詞彙量的好機會。但是,首先需要你做到的就是,全心參與和寶寶的此次聊天,因為當你完全關注寶寶時,你才能理解他想要表達的意思。
注意是嘮叨、不是聊天哦。「寶寶,你要喝水嗎?」「寶寶,你看這是什麼?」有些爸爸媽媽聽說多跟寶寶聊天有助於寶寶語言的發育,於是一個勁兒說不停,而沒有留有讓寶寶自主表達的空間,對寶寶的語言發育也是有阻礙的。
正確的做法:與寶寶對話,而不是講話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對」寶寶講話,而不是「與」寶寶講話。如果你想鼓勵寶寶講話,並想進一步拓展寶寶的詞彙量時,就要在和寶寶對話時,引入一些開放性的、引發性的話題,且不要在寶寶剛剛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後就馬上開口,稍等一下,也許他還有話講。寶寶是在語言的一來一往中學會說話的,所以父母要給寶寶提供更多的與你對話的機會。
「吃飯飯了」「這是狗狗,那是花花……」大多數媽媽會用疊詞跟寶寶說話,認為用寶寶語跟寶寶交流,寶寶理解起來更容易。事實上,寶寶語是在寶寶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想要清晰表達而多次重複出現的現象,如果爸爸媽媽認為寶寶只能理解這些兒語,也用相同的方式與寶寶說話,很可能誤導寶寶,延遲他過渡到說完整話的時間。
正確的做法:用正確的交流方式和寶寶說話
想讓寶寶學習正確的語言表達方式,媽媽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用正確且正常的語言表達方式和寶寶交流。
有些媽媽想在與寶寶遊戲的過程中幫助寶寶學習新詞彙,比如在玩球的過程中,媽媽會搶過寶寶手中的球,強迫寶寶跟自己一起說「球。」
在遊戲過程中與寶寶交流,的確可以幫助寶寶練習說話,但是需要在與寶寶愉悅的互動過程中,強迫寶寶學習新詞語。這可能會導致寶寶情緒失落,並且無法正確理解你的意圖,無法達到學習新詞語的目的。
正確的做法:根據寶寶的興趣拓展詞彙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通常會迷戀某些東西,如「托馬斯小火車」或「米奇」,不妨多跟寶寶談論他感興趣的事物,寶寶會更容易接受與興趣相關的新鮮詞彙。
【免費領!網絡最火教授李玫瑾育兒視頻合集】,添加 13027279630(官方助手3)好友領取。
關注微信公眾號【父母世界Parents】精選歐美頂級育兒雜誌內容,每天育兒乾貨喂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