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慢慢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父母。
孩子越大,越在他身上寄託更多的「期待」。這些期待里,哪些是正當合理的,哪些是可能把孩子壓垮的,甚至哪些是為了完成自己未盡的心愿,我們已經分不清楚了。
我們像遊戲里的「貪吃蛇」,把自己撐到無法消化。
越是對自己要求嚴格的家長,往往對孩子的要求也更嚴格。都說這一屆的家長是綜合素質最高的一屆,見識過,經歷過,有教育意識,學習能力強,理論知識最為豐富,「盤」孩子,最有一套。
01
追求「完美」的小孩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特性,發育周期以及時區。有的孩子適合在運動中習得提高,而有的孩子卻適合在安安靜靜里沉澱。有的在美術方面有很好的天賦,因為媽媽喜歡郎朗們,所以她痛苦地「堅持「著鋼琴。有的孩子上起了越來越多的課外培訓班,只因為」別人家的孩子「正在上,他也不能落後。
孩子很「痛苦「,在不適合自己的賽道上掙扎。父母的痛苦其實一點也不輸於孩子,我們也糾結,也掙扎,生怕自己一點點的不努力,孩子就被狠狠地甩在後面。我們腦袋裡」完美「小孩的形象根深蒂固。這個社會不對弱者公平,那只能拼盡全力去做一名強者。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看著仍在燈下埋頭的孩子,我們也無數次動搖過,無數次感覺到愧疚,也無數次鼓勵自己,撐一撐就過去了,畢竟,明天太陽升起的時候,又是新的雞血的一天。
02
無孔不入的「功利關懷「
「功利「這個詞,聽著那麼尖銳刺耳。我們那麼愛自己的孩子,怎麼可能是」功利「呢?絕對不可能。
但事實上,我們的「功利「可能無時無刻不在。
「好好吃飯,多吃點「不是為了享受美食,而是為了」長身體的需要「;」我們來聊聊天吧「不是為了真誠地傾聽與感受,而是為了」了解他心理狀態的需要「;」我們一起去打球「不是為了奔跑和大汗淋漓的快感,而是為了」放鬆一下好恢復體力的需要;「早點把學校作業做完「不是為了有更多的自由安排的時間,而是為了」可以安排更多拓展提高的需要「……
當有一天我無意中意識到這些的時候,驚呆了。我和一個孩子非常優秀的媽媽做了交流,她說,我恨自己,總是在她完成了當天的任務之後,還「貪心「地給她」加餐「。
我們就是這樣的父母。要麼毫不關心,要麼干預過了頭。進退自如的平衡,像烹飪中的火候,不是大廚也是很難達到的。我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功利,或者不願意承認,這些讓人窒息的關注正把孩子一步步逼到牆角。
03
Whatever you do
do it a hundred percent
這一屆孩子在鬥智斗勇里實戰經驗無比豐富。他們敏感而又脆弱。我們的一點點不真誠他們都能感受到,假裝關懷的伎倆是皇帝的新衣,他們能一眼識破,只不過不是每個孩子都會直接點破而已。他們陪著表演,讓遊戲得以繼續。
這樣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他們無法真實地感受當下的情感,無法體驗到無條件的愛,他們潛意識裡隨時應戰的神經把自己包裹得堅實而生硬。我們的孩子中的絕大多數,未來終將是一個普通人,過著普通的生活,體驗著樸實的情感。而我們需要教會他們獲得幸福的能力,縱然是孑然一身,也要有從內在汲取幸福的能力。真切的感受當下,是那麼的珍貴和重要,如果我們對孩子的關懷「虛情假意「,他從我們身上學習到的」伎倆「會慢慢融化在他的思維方式里。
Whatever you do,do it a hundred percent,when you work,work,when you laugh, laugh,when you eat ,eat,like it is yourlast meal.
很喜歡《綠皮書》里的這句台詞。真實地感受自己,感受當下,當有一天我們和孩子都走到人生的盡頭,我們什麼都不會記得,只有此時彼時的感受,早已融入在我們的血液里。
那時候,希望我們都有著無比豐沛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