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概況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位於中國甘肅省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與黃土高原西部過度地段,是藏、漢文化的交匯帶,是黃河、長江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被費孝通先生稱之為「青藏高原的窗口」和「藏族現代化的跳板」,並被國家確定為生態主體功能區和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境內草原廣闊,海拔2960米,平均氣溫1.7℃,無霜期短,日照時間時長,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
甘南美食
一、火燒蕨麻豬
火燒蕨麻豬是一道藏族菜,流行於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帶,以蕨麻豬為原料外裹泥巴暗火中炮製而成。
二、草原三珍
草原三珍甘南高原地處甘肅南部,氣候高寒濕潤,植被良好,草木茂盛,各種珍稀動植物種類繁多,成為當地人民的主要食物來源。
三、夏河蹄筋
夏河蹄筋色同琥珀,又類真金,入口則肖,壯若凌雪,含漿膏潤,特異凡常。
四、蕨麻米飯
蕨麻米飯:蕨麻系高寒地區的一種草本植物,俗稱「長壽果」,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蕨麻米飯是將煮熟的大米和蕨麻同盛於一個碗內(米在下蕨麻在上)澆上酥油汁,加上白糖,其色為紅(蕨麻)、白(大米)、黃(酥油)味道甘美無比。
五、刀什哈
即「石炙肉」。先將石頭在篝火中燒紅,然後將羊宰殺後取出羊胃翻洗乾淨,再將羊肉剔骨切碎,和燒紅的石頭一起裝入羊肚,紮緊羊肚兩頭。由於羊肉在肚內受熱煮沸,羊肚逐漸膨脹,此刻用刀尖或其他利器輕輕戳洞放氣,直至羊肚不再膨脹,割開羊肚,同食羊肉及汁,鮮嫩豐美無比!這種作法最早源於民間遊牧生活和馬幫生涯,簡便易做,鮮美直接,反映了草原民族豐富的飲食文化內涵。
六、甘南糌粑
糌粑是藏族牧民傳統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麵的藏語譯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會給你雙手端來噴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麵,金黃的酥油和奶黃的「曲拉」(乾酪素)、糖疊疊層層擺滿桌。
七、藏包
藏包(zang bao),藏族飲食。藏包的陷以攪碎的牛羊肉為主,摻合少量蔥,佐以食鹽、花椒、清油、肉湯拌合而成。用不發酵的死麵包好蒸熟,其形一個個如寶瓶,又似蓮花盛開,造型考究,不腥不膩,令人稱絕,被譽為「水晶包子」。
八、酥油
酥油是藏族食品之精華,高原人離不開它。 酥油是似黃油的一種乳製品,是從牛奶、羊奶中提煉出的脂肪。藏區人民最喜食氂牛產的酥油。
九、洋芋攪團
洋芋攪團是用當地產的洋芋精製而成。攪團是生活貧困時常吃的飯,現在逐漸發展成為當地的著名小吃。過去為農家家常小吃,現已成為大眾喜食的地方特色小吃之一。洋芋攪團風味獨特,口感滑潤、清香,是美食養生的理想之選。
十、酥油茶
酥油茶是中國西藏的特色飲料。多作為主食與糌粑一起食用,有禦寒提神醒腦、生津止渴的作用。此種飲料用酥油和濃茶加工而成。先將適量酥油放入特製的桶中,佐以食鹽,再注入熬煮的濃茶汁,用木柄反覆搗拌,使酥油與茶汁溶為一體,呈乳狀即成。
初識甘南
這裡是藏傳佛教的聖地,這裡是背包客的天堂,這裡就是— —甘南。
甘南不是甘肅南部的簡稱,它是一個行政區-甘南藏族自治州,位於甘肅省南部,地處甘,青,川三省交界處,絲綢之路河南道和唐蕃古道從這裡經過。
甘南手繪地圖
甘南·租車實用信息
神州租車在蘭州中川機場附近就有分店,而且有接送機服務,所以取車換車都還比較方便。只是都沒有門店,露天搭了個帳篷就是辦手續的地方。
租車費用
我們選的是當時最便宜的車型,別克英朗。日租340多元,加上服務費啥的,平均每天420元左右。
這邊92的油是6.1元一升,整個5天行程(實際租車是4.5天)跑了1200公里,油費400元,油耗已經很低了。
路線安排
由於是新手,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這次的自駕行程是比較輕鬆的,原則上不開夜車,每天開車不超過5個小時。所以基本上都是上午逛景點,下午開車去下一個目的地,而且途中也會有小景點,在夜色降臨的時候都能抵達住宿處
——五天行程參考
D1:蘭州中川機場——蘭州市區——夏河(拉卜楞寺),302公里,4小時46分。高速過路費一共105元,隧道多,車特別少。
D2:拉卜楞寺——桑科濕地公園——郭莽濕地——尕海湖——郎木寺,185.8公里,3小時10分。路況超級好,風光無限!時速80-100
D3:郎木寺——花湖(若爾蓋)——扎尕那(迭部),141.9公里,2小時54分。從若爾蓋的紅星鄉拐進去這段基本都是彎曲的山路,時速只有40-6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