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修養,決定孩子的教養,父母最高級的炫富,是教出一個有教養孩子

作者:CUP       2019-05-13 12:40:31


有句話說得好:「父母的修養,便是孩子的教養。」孩子天生一張白紙來到世上,家長不教,孩子永遠不懂。一旦家長總抱著「孩子還小」的僥倖心理和藉口在孩子的教育上犯懶,那麼,孩子就極有可能會成長為一個自私、冷酷、暴力、衝動、對世界充滿敵意,對行為毫無後果認知的人。

世上從來沒有天生就「壞」的孩子,

往往是父母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

父母的修養,就是孩子的教養

前段時間,江蘇一位奶奶帶著1歲多的孫子逛超市,隨手抓了一大把散裝蝦條給孫子吃。

超市老闆娘上前勸:給寶寶嘗嘗拿幾個就行了,不用拿那麼多。

奶奶聽到這話大怒:一歲多的小孩能吃多少?吃你兩個蝦條,犯法啦?

沒過多久,奶奶的兒媳婦再次找上門來,一邊對著老闆娘和攤位錄影,一邊說說要把視頻傳到網上 ,罵聲不斷。

老闆娘委屈地說:不是說不能嘗,但是抓一大把也太多了,我們也是要做生意的。

美國心理學家派克說:

在稚嫩的孩子心中,父母就是他們的上帝,神聖而威嚴。孩子自然會把父母處理問題的方式全盤接受下來。

一次在商場的大食堂吃飯,對面坐了一對母女。吃過飯過後,媽媽把碗筷都放在託盤裡,準備放到收餐具的地方。

小姑娘說:媽媽,別人都不用收拾呀?

媽媽說:別人是別人,咱們要做自己。寶貝要做個有禮貌、有涵養的人是不是?

小姑娘點點頭,於是和媽媽一起高高興興地收拾起來。

釋放孩子天性

這幾年「熊孩子」一詞大熱,只要一談到熊孩子,肯定每個人都有一番血淚史。

熊孩子是怎麼來的?說的直接一點,都是父母慣出來的。還美其名曰:「釋放孩子天性」。

但是,我們不能把「釋放天性」當做你孩子粗魯沒教養的藉口。除了釋放孩子的天性,做父母的更要教會孩子在公眾場合遵守基本底線。既然是這個社會的一員,就必須遵守社會準則。一味的放縱自由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自由永遠是和規則相伴隨的。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所以教養該教就得教。如果你的孩子現在不教,那麼等到他進入社會時,你指望誰來寬容他?教養不光是恪守公共底線,往高層次說,還是發自內心的溫暖、坦蕩,是替人著想,是予人予己最大的善意。

孩子有權利活潑,周圍人也有權利享受安靜、舒適和不被打擾的旅程。一個把天性淩駕在社會規則上的熊孩子,父母首先該醒醒了。

不要把學習看得過於功利

教育和學習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是為了拿高分?考大學?

不,絕對不是這樣。至少,不只是這樣。

讀書,絕不只是為了混一張大學文憑,開啟順風順水的世界。

讀書,是為了讓你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

是為了讓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擁有處變不驚的內心。

讓你在未來,能獨自混過那些漫長幽暗的歲月而不怨天尤人。

讀書,是為了將來能和你的愛人,不止討論柴米油鹽醬醋茶,還可以談論琴棋書畫詩酒花。

再精緻的花瓶都有碎掉的一天,再美好的容顏都有老去的一天,唯有你讀過的書、寫過的字,都會逐漸積累在你的身體裡,變成你的財富。

讀的書多了,你會發現,以前從未注意過的大千世界,竟然如此鮮活,手機螢幕之外,自有一番萬水千山;

讀的書多了,你會發現,在無涯的知識海洋面前,再大的煩惱,也只是滄海一粟。

就算最終你跌入繁瑣,洗盡鉛華,面對同樣的工作,你會有不一樣的心境;

面對同樣的家庭瑣事,你會有不一樣的情調;

培養同樣的後代,你會有不一樣的素養。

這,就是世界對努力學習、重視教育的人最大的獎勵。

努力很累,教育孩子很累,陪伴孩子成長很累。

但這一切一定是值得的。

別怕累,別怕時間多,別怕貴,也別怕麻煩。

每一種選擇都有代價,千萬別嘗試無知的代價,會很慘。

有句話說得好:「父母的修養,便是孩子的教養。」孩子天生一張白紙來到世上,家長不教,孩子永遠不懂。一旦家長總抱著「孩子還小」的僥倖心理和藉口在孩子的教育上犯懶,那麼,孩子就極有可能會成長為一個自私、冷酷、暴力、衝動、對世界充滿敵意,對行為毫無後果認知的人。

世上從來沒有天生就「壞」的孩子,

往往是父母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教養。

父母的修養,就是孩子的教養

前段時間,江蘇一位奶奶帶著1歲多的孫子逛超市,隨手抓了一大把散裝蝦條給孫子吃。

超市老闆娘上前勸:給寶寶嘗嘗拿幾個就行了,不用拿那麼多。

奶奶聽到這話大怒:一歲多的小孩能吃多少?吃你兩個蝦條,犯法啦?

沒過多久,奶奶的兒媳婦再次找上門來,一邊對著老闆娘和攤位錄影,一邊說說要把視頻傳到網上 ,罵聲不斷。

老闆娘委屈地說:不是說不能嘗,但是抓一大把也太多了,我們也是要做生意的。

美國心理學家派克說:

在稚嫩的孩子心中,父母就是他們的上帝,神聖而威嚴。孩子自然會把父母處理問題的方式全盤接受下來。

一次在商場的大食堂吃飯,對面坐了一對母女。吃過飯過後,媽媽把碗筷都放在託盤裡,準備放到收餐具的地方。

小姑娘說:媽媽,別人都不用收拾呀?

媽媽說:別人是別人,咱們要做自己。寶貝要做個有禮貌、有涵養的人是不是?

小姑娘點點頭,於是和媽媽一起高高興興地收拾起來。

釋放孩子天性

這幾年「熊孩子」一詞大熱,只要一談到熊孩子,肯定每個人都有一番血淚史。

熊孩子是怎麼來的?說的直接一點,都是父母慣出來的。還美其名曰:「釋放孩子天性」。

但是,我們不能把「釋放天性」當做你孩子粗魯沒教養的藉口。除了釋放孩子的天性,做父母的更要教會孩子在公眾場合遵守基本底線。既然是這個社會的一員,就必須遵守社會準則。一味的放縱自由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自由永遠是和規則相伴隨的。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所以教養該教就得教。如果你的孩子現在不教,那麼等到他進入社會時,你指望誰來寬容他?教養不光是恪守公共底線,往高層次說,還是發自內心的溫暖、坦蕩,是替人著想,是予人予己最大的善意。

孩子有權利活潑,周圍人也有權利享受安靜、舒適和不被打擾的旅程。一個把天性淩駕在社會規則上的熊孩子,父母首先該醒醒了。

不要把學習看得過於功利

教育和學習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是為了拿高分?考大學?

不,絕對不是這樣。至少,不只是這樣。

讀書,絕不只是為了混一張大學文憑,開啟順風順水的世界。

讀書,是為了讓你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

是為了讓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擁有處變不驚的內心。

讓你在未來,能獨自混過那些漫長幽暗的歲月而不怨天尤人。

讀書,是為了將來能和你的愛人,不止討論柴米油鹽醬醋茶,還可以談論琴棋書畫詩酒花。

再精緻的花瓶都有碎掉的一天,再美好的容顏都有老去的一天,唯有你讀過的書、寫過的字,都會逐漸積累在你的身體裡,變成你的財富。

讀的書多了,你會發現,以前從未注意過的大千世界,竟然如此鮮活,手機螢幕之外,自有一番萬水千山;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這樣清洗奶瓶,等於給寶寶餵「毒奶」,不可大意


我離婚後住娘家,鄰居多管閒事,嫂子說句話讓對方羞愧走人!


買房時大伯大嫂爽快送我們五萬塊,一個月後,我才知道是什麼意思


老夫妻街上吃飯發現沒帶錢,被店主刁難,女兒來後,店主不知所措


婆婆想吃烤紅薯,兒媳冒雨去買,忘帶手機返回,推門熱淚縱橫


在沒通知婆婆的情況下 我帶著女兒去探望 她的舉動 讓我哭了


「婆婆,以後買菜不麻煩你了」「不買菜每月也要孝順我五千」


生女兒婆婆不管,媽幫帶三年,回家看到孩子,與娘家至死不相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