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靜今年31歲,是個大齡姑娘,不過對於結婚這事她並不著急,覺得自己有事業有資本,犯不著將幸福寄托在男人身上。所以這些年她雖然也談戀愛,但從來沒想過嫁人,直到遇到林語,她突然改變了初衷。
竇靜在步行街開了一家寵物店,她特別有愛心,收留了很多流浪貓流浪狗。那天和朋友在逛街,看到一條狗被車輛壓傷腿躺在路上哀嚎,沒等她走上前,一個小伙抱起狗就跑了,本來竇靜沒有多想,以為他是狗的主人。巧合的是,等她回到店裡,正遇到小伙帶狗來治療,交談中竇靜得知,原來小伙只是一個善良的路人。
那個小伙就是林語,通過這件事兩人成為好友,因為三觀接近交流起來很順暢,不知不覺產生情愫。交往四個月,林語的風趣幽默,給竇靜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次動了凡心,認真思考後決定嫁給他。雖然朋友們勸她慎重考慮,林語只是個普通工人,恐怕無法給她提供優越的生活環境,而竇靜卻認為,自己有房有車,又不要男人養著,林語掙的夠他自己生活就行了。
婚房是竇靜提供的,林語在廠里工資每月三千多,雖然掙得不多,但是他主動把工資卡交給竇靜,表明這個家她說了算。甜蜜的二人世界沒開始多久,婆婆不請自來,之前婆婆替大姑姐家帶孩子,她說如今兒子終身大事解決了,她也給享享清福。
孝順老人是做人根本,從婆婆住進來第一天起,竇靜就善待婆婆,給她買衣服鞋子帶她旅遊,婆婆很感動,提出小兩口工作忙,不如以後買菜的活就交給她做,反正早上晨練順便就帶回來了。竇靜一聽立馬贊成,每個月給婆婆三千塊錢買菜,可是剛到月半,婆婆說錢沒了,她二話沒說又給婆婆拿兩千,之後家裡一直按照每月五千塊錢的標準買菜。
要不是大姑姐來一趟,竇靜還不知道裡面的貓膩,雖然她也覺得光買菜就五千塊錢有點多,不過想到都是一家人,即使婆婆攢點私房錢也情有可原,畢竟她沒有退休工作,攢錢還不是為以後養老做打算。那天竇靜身體不舒服提前關店門,到家後聽到婆婆屋裡傳出大姑姐的聲音,她準備過去打招呼,剛走到門口聽到婆婆說:「閨女,這兩千塊錢你先拿著,給我孫子買點好吃的,反正你弟媳有錢,不花白不花,過段時間我再跟她多要點,小孫子報名跆拳道的學費就有了。」
這時,竇靜才恍然大悟,敢情那些錢婆婆並未用在菜金上,差不多一半貼補大姑姐。說到大姑姐竇靜氣不打一處來,她藉口看母親,每個月都帶孩子來家裡幾次,每次走從不空手,看到竇靜有不穿的衣服鞋子問都不問直接拿走,偶爾竇靜抱怨,婆婆還說大姑姐是替她解決難題,不然怎麼能騰出地方買新的。
那天晚上竇靜和婆婆把話挑明了,她說:「婆婆,以後買菜不麻煩你了」婆婆一愣,隨即回答:「不買菜每月也要給我五千塊錢,我是林語的媽,他就該養著我。」
竇靜實在忍無可忍,拿出林語的工資卡放在桌上說:「你兒子每月工資三千多,你全拿走吧,他養你,以後我養他,不過前提是你必須搬走。」婆婆笑眯眯的裝起存摺,她搬走後竇靜如釋重負,她可以不花丈夫一分錢,但是不能因為錢影響他們的婚姻幸福。婆婆在這住一天,大姑姐就避免不了登門,她實在算計不過這對母女,不如眼不見心不煩,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註:圖片來源於網路,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