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熱性食物
高血壓患者多為陰虛火旺、肝陽上亢型,不宜吃熱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熱性食物有:羊肉、狗肉、麻雀肉、鵪鶉肉、酒、辣椒等。
2、畜肉類、動物油類食物
畜肉和動物油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多吃對心血管健康不利。
此類食物有:豬肉、牛肉、羊肉、豬油、牛油、羊油、奶油等。
3、高膽固醇食物
高膽固醇食物會加重血管硬化程度,增加腦卒中危險。
此類食物有:動物腦以及肝、腎、心、胃、腸等內臟,還有雞蛋黃、魚子、魚子醬、貝類、蟹黃、魷魚、蝦頭等。
4、煎炸、醃臘類食物
用油煎炸的食物吸油量很高,如油餅、油條、炸薯條、烤香腸等。
而醃臘類食物在製作過程中,添加了大量的鹽,對穩定血壓不利。如臘肉、火腿腸、鹹肉、燻肉、魚幹、熏魚、鹹鴨蛋等。
5、碳酸飲料、高糖飲料
果汁、可樂等各類包裝飲料含糖量驚人,且很多是含氣飲料,喝多了容易熱量攝入超標,加重脹氣,不利降壓。
6、重口味食物
如辣椒醬、芥末、咖喱粉等調味料,鹹菜、泡菜、醬菜、醬豆腐等小菜,以及魚露、味精、速食麵調料、豆醬、甜麵醬、麻醬、番茄醬、沙拉醬等重口味調料。
7、糕點、零食、罐頭食品
奶油蛋糕、冰淇淋、酥皮點心、果脯、果乾、餅乾等小零食含鹽、糖量都很高,不宜多吃。沙丁魚罐頭、水果罐頭、午餐肉罐頭等含油、鹽、糖太多,儘量少吃。地瓜幹、幹豆子易脹氣,也不宜多吃。
8.少量飲用低度酒如啤酒、葡萄酒、黃酒等,可擴張血管,活血通絡。但忌飲烈性酒,更不能酗酒。
9.少量喝茶。茶葉中含有少量茶鹼、黃嘌呤,其利尿作用對治療高血壓病有利。茶葉中的維生素等能防止動脈硬化。但飲茶過多又會引起興奮不安、失眠、心悸。故不可多飲。
10.忌長期食用高膽固醇食物。高血壓病患者要控制富含膽固醇的動物脂肪和其他食物(如蛋黃、動物內臟、魚籽、蝦、蟹黃、墨魚等)。
11.少吃太鹹的食物。每日進鹽控制在2-5克以內。因為食鹽能使小動脈痙攣,血壓升高,並促使腎小動脈硬化過程加快。食鹽過多,還容易使水鈉在體內瀦而引起水腫。
12.不能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常見的辛辣食物有蔥、大蒜、生薑、芥末、韭菜、辣椒、桂皮、八角、洋蔥等,高血壓患者尤其不能食用辣椒。辣椒屬於熱性食物,倘若高血壓患者有發熱、便秘、疼痛等症狀,食用辣椒後會加重症狀,抵消降壓藥物起到的療效。
建議吃的:應遵循食物多樣、平衡膳食的原則。
1、穀類和薯類:粗細搭配,保證全穀類和薯類食物的攝入。
2、動物性食品:選擇魚、蝦、禽、蛋和瘦肉類食品。乳製品選擇脫脂或低脂牛奶、優酪乳。
3、豆製品:每天吃點豆製品,如豆腐、豆漿、豆腐腦等。
4、蔬菜和水果:每天吃一斤蔬菜,至少3種蔬菜,要有深色蔬菜、葉類蔬菜等;富含鉀的蔬菜,如菠菜、芥藍、萵筍葉、空心菜、莧菜等;每天吃水果半斤以上,最好2種水果。
5、油脂:每天烹調用油控制在30克以內。優先選擇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菜籽油、茶籽油以及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等。交替使用不同種類的植物油。
治療高血壓的四款小偏方
治療高血壓的小偏方一
可以將玉米須60克曬乾,再洗乾淨,一塊新鮮豬骨頭,一起加水煮成濃湯,每天服用2次,每次一碗,可以利尿和清熱的作用,可以很好的治療高血壓症狀。
治療高血壓的小偏方二
2可以用檸檬1個(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香芋(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2個,一起切成片加入適量水用大火燒沸,最後調入適量白糖服用,可以改善高血壓和咽喉腫痛的作用。
治療高血壓的小偏方三
可將芹菜洗乾淨榨取汁液,以次汁加入適量的蜂蜜加熱攪勻,每天口服3次,每次40毫升,可以治療高血壓之頭痛和降低血清膽固醇的功效。
治療高血壓的小偏方四
羅布麻茶15克,放入煮容器中加入水500-600ml,煮10分鐘左右,再加水300-400ml煮3-5分,每天喝3杯康源茶館羅布麻茶,6周後血壓可下降7個百分點。
這是其中所含的植物化學成分起的作用,特別是常飲像康源茶館羅布麻茶,這樣通過清除血液及血管壁上的雜質,改善心血管功能來實現降壓的天然養生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