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麵包控,
每每看到櫥窗里剛出爐的肉鬆麵包,
口水都忍不住往下流!
簡直是肉食動物的早餐福音啊!
然而,近期,有人爆料稱,
市面上銷售的絕大多數肉鬆類產品,
用的都不是「真肉鬆」!
那麼究竟怎麼回事?
11月6日,在北京姚家園路上的一家便利店內,
看到在烘焙食品貨架上,
碼放著一排凈含量110克,
正面用醒目字體標註的「肉鬆麵包」。
掰開麵包,發現餡料中的「肉鬆」基本為粉末狀,
纖維較細。
同時,
在其包裝背面的「配料表」上,
標明這種「肉鬆麵包」的主要配料為
「牛肉味肉粉松」
是由雞肉、豌豆粉、味精以及食品添加劑
等混合而成。
在網上銷售平台檢索「肉鬆」字樣,
發現「肉鬆」的售價從
一斤10元左右至一斤50多元不等。
一位銷售恰巧牌的「金絲肉鬆」產品的店家稱,
這種「肉鬆」5斤售價僅45元,
可供烘焙、製作手抓餅、壽司和蛋糕等使用。
但在其配料表上,
卻標明這款名為「肉鬆」的產品實為
「豬肉味肉粉松」,
以豌豆粉和雞肉為主材料。
商家坦言,
這款「肉鬆」中的「(豌豆)粉比較多」。
與此同時,一位銷售福建產的某品牌肉鬆、
肉鬆售價為58元/斤的商家說,
那種10元一斤的「肉鬆」大多是銷售給
「做生意的人」,
如「做手抓餅什麼的」,
並建議記者「自己吃還是買好一點」。
記者向其詢問原因,
他反問道:「你要想下豬肉一斤要多少錢」。
肉鬆與肉粉松有何區別?
福建省羅源縣某食品有限公司的一名生產商說,肉鬆是由雞肉、豬肉或牛肉等肉類除去水分後製成的粉末,但肉粉松則是由豌豆粉混合了部分肉粉等製成,兩者的製作成本和營養價值差距較大。「添加豆粉越多就越便宜,相對來說,雖然豆粉不會對身體產生危害,但其營養價值會低很多。」
為降低成本肉粉松成「替身」
給多家烘焙坊供貨的一位北京地區的肉鬆批發商說,目前他供貨的烘焙坊基本全部使用的是肉粉松,並表示如果記者需要純肉的,他需要單獨去進貨。
批發商稱,「純肉的成本太高,現在的肉鬆大多都是用大豆做的或是豆粉摻肉的,大豆可以做人造肉,所以纖維有肉的口感,吃起來也有肉的味道。」做「肉鬆麵包」內餡兒的一般會使用豆粉比例較高的肉粉松,「這種粉比較多,做餡兒不明顯,但撒在表面就不成絲,能看出來」。隨即,批發商推薦了一款適合做內餡兒的名為「黃金松」的「肉鬆」原料,但實際上卻是「豌豆肉粉松」,批發價為每斤7.25元。
批發商還推薦了兩款「摻的肉絲多一些的」、可以撒在表面做「辣松麵包」的肉粉松,但這兩款肉粉松每斤售價22.6元,比做內餡兒使用的肉粉松每斤高出15.35元。
不同肉粉松之間的「差價」源於何處?
福建省羅源縣一位肉鬆生產廠家稱,肉粉松的「差價」要看裡面豆粉和肉粉的比例。他介紹,7元一斤的基本上全是豆粉,混合了食品添加劑做出肉的味道,「這種肉鬆呈粉末狀,口感上差很多」。
生產商還介紹,按照批發商的要求,他們可以生產豆粉和肉粉任意比例配比出的「肉鬆」,但純肉的會貴很多,「純雞肉的每斤23元,純豬肉的每斤25元」。對此,批發商解釋,「真正肉鬆的製作成本價較高,基本上2.5斤肉才能生產出1斤肉鬆」。此外,批發商說,按照上述豆粉和肉粉的價格,基本上只要配比出15元一斤的肉粉松,就能「吃出肉味」、「也能吃出純肉鬆的絲狀感」。
肉粉松冒充肉鬆涉嫌欺詐
上述生產商透露,即使是7元一斤的「豌豆肉粉松」,裡面也一定會含有少量的肉粉,不會完全是豆粉,「這是因為肉鬆生產行業有相關規定」。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表示,目前肉鬆原料的生產企業雖然遵循一定的行業標準,但就肉鬆類製品來看,目前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
朱丹蓬表示,正因為對肉鬆類製品缺乏統一標準,因此出現一些商家打著「肉鬆麵包」的招牌賣著「肉粉松」產品的亂象,且目前這一類違規行為,難以得到有效監管和遏制。
但朱丹蓬表示,商家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做法,實際上已經涉嫌欺詐消費者,消費者一旦發現,可向相關部門舉報。
朱丹蓬還提醒,為了增添肉香味,「肉粉松」通常含有肉味添加劑,雖然少量食用對人體危害不大,但如果積累到一定量,將會影響身體健康。
此外,作為普通消費者,實際上很難將加入肉味添加劑的「肉粉松」與真正肉鬆區分出來,他建議,可從品牌或者售價等外部因素加以分辨。「大品牌的,售價較高的,通常是有保證的。」
了解了肉鬆行業的內幕,
小編提醒廣大消費者,
想要吃的真的「肉鬆」
還是要買大牌的,售價較高的啊!
或者自己動手做也是很棒!